查词语
查词语

打官腔

拼音:dǎ guān qiāng

注音:ㄉㄚˇ ㄍㄨㄢ ㄑㄧㄤ

繁体:

基本解释

[释义]
(惯)比喻用原则话搪塞别人。
[构成]
动宾式:打|官腔
[例句]
这个人说话喜欢打官腔。(作宾语)

英文翻译

1.talk like a bureaucrat; assume bureaucratic airs; speak in a bureaucratic tone; stall [speak] with official jargon

详细解释

犹言打官话。 瞿白音 《南下列车》独幕剧:“﹝你们﹞在后方吃得那么肥,还要跟老子打官腔。” 陈登科 等《徐悲鸿》第二章二六:“你倒真会打官腔!”

基本含义
指模仿官员的语调、言辞,故意使用正式、官方的措辞和语气。
详细解释
打官腔是指在说话或写作时故意模仿官员的用语和语气,使用正式、官方的措辞,以显示自己的权威或高傲态度。这种行为通常被认为是虚伪和矫揉造作的表现。
使用场景
打官腔常常出现在官方文件、演讲、公开场合和一些正式的书面文体中。也有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打官腔来夸大自己的身份和权威,或者嘲讽他人的做作和虚伪。
故事起源
打官腔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的小说《水浒传》中。故事讲述了宋江等梁山好汉抓获了晁盖,晁盖被迫投降后,为了显示自己的高傲和不屑,故意使用官员的措辞和语气,从而形成了“打官腔”的说法。
成语结构
打官腔是一个动宾短语,其中“打”是动词,表示模仿;“官腔”是名词,指官员的用语和语气。
例句
1. 他在写文章时总是喜欢打官腔,显得很做作。2. 这位演讲者一直在打官腔,让人感觉很不自然。3. 别再打官腔了,你就是个普通人,没有必要装出那种样子。
记忆技巧
可以将“打官腔”与做作的表现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故意模仿官员的语调和措辞,以夸大自己的身份和权威,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官员、权威相关的成语,如“官官相护”、“高高在上”等,以扩大对相关主题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小明在跟同学玩家家酒的时候,故意打官腔说:“本官今天来视察你们的家务。”2. 小学生:小红在写作文时,故意打官腔说:“本人以官方的口吻告诉大家,环保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3. 中学生:小张在班会上扮演班长,故意打官腔说:“本班班长决定今天要进行一次集体活动。”4. 大学生:小李在辩论赛上模仿政府官员的语调,打官腔说:“我代表政府给大家介绍我们的政策和措施。”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