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有节

拼音:yǒu jié

注音:ㄧㄡˇ ㄐㄧㄝ ˊ

繁体:

基本解释

有节度;有节制。《礼记·檀弓上》:“夫礼,为可传也,为可继也。故哭踊有节。” 唐 李德裕 《欹器赋》:“表人道之隆替,明百事之有节。” 清 黄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诗:“主帅慎进退,出师贵有节。” 张书绅 《正气歌》三:“在 南昌 起义失败的教训里,在 皖南 事变有利有节的斗争中……哪一个革命者不应看到,这一切一切都是由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用血和生命写成。”

基本含义
有节指有分寸、有分寸地处理事情,不过分、不过火。
详细解释
有节是指在处理事情时保持适当的分寸和度量,不偏激、不过分。它强调在言行举止中保持冷静、理智,不受情绪的左右,不轻易陷入极端或过激的行为。
使用场景
有节一词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处理事情时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被情绪左右。它适用于各种场合,如工作、学习、家庭生活等。在工作中,有节的人能够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保持冷静,不被压力和情绪干扰;在学习中,有节的人能够合理安排时间,不被外界因素分散注意力;在家庭生活中,有节的人能够处理家庭矛盾和问题时保持冷静,不偏激。
故事起源
有节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子罕》中。孔子对子罕说:“君子有节,小人无节。”意思是君子有分寸,能够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而小人则没有节制,言行不受约束。这个成语后来逐渐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处理事情时的态度和行为。
成语结构
有节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有”是形容词,表示具备某种特质;“节”是名词,表示分寸、度量。
例句
1. 他在处理纠纷时总是有节,不会轻易陷入争吵。2. 她在工作中表现出有节的态度,从不过分要求自己和他人。3. 这个领导在处理团队问题时总是有节,能够公正处理每个人的意见。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分寸”、“度量”等词语进行联想记忆。想象一个人在处理事情时能够保持适当的分寸和度量,不偏激、不过分,就是有节的人。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有节相关的成语,如“有分寸”、“有度量”等。也可以学习相关的礼仪和沟通技巧,以提升自己在处理事情时的分寸和度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觉得老师在分发奖品时应该有节,不应该只给班上的优等生。2. 初中生:在班级活动中,大家要有节地参与,不要太过激动。3. 高中生:在备考期间,要保持有节的学习态度,不要过度压力自己。4. 大学生:在社交场合中,要有节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过于冲动。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有节”。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