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草案

拼音:cǎo àn

注音:ㄘㄠˇ 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释义]
(名)拟成而未经有关机关通过、公布的;或经公布试行的法令、规章、条例等。
[构成]
偏正式:草(案
[例句]
制定实施草案。(作宾语)草案的拟定还要参考众多代表的意见。(作定语)宪法草案被大会代表一致通过。(作主语)

英文翻译

1.draft (of a plan, law, etc.); ground plan

详细解释

◎ 草案 cǎo’àn
[draft] 未正式确定的或只是公布试行的法令、规章、条例等
初步的方案;拟成而未经有关机构审定、公布的,或虽公布而尚在试行的法令、条例、规章等。 清 李渔 《慎鸾交·拒托》:“闻得名数俱已派定,不曾掛榜的时节,先有一张草案出来,好歹就在这一刻了。” 周恩来 《<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草案的特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是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三小组决定由中国共产党负责起草的。”

基本含义
指初步拟定的计划或方案。
详细解释
草案是指初步拟定的计划、方案或法律文件,它还没有经过最终的修改和批准。草案常常用于形容一个计划或方案还处于初步阶段,尚未定案或完善。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事物的初步性质和不完整性。
使用场景
草案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工作中的计划、方案或法律文件。它可以用于商务会议、政府会议、法律讨论等场景中,指出一个计划或方案还处于初步阶段,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故事起源
草案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官场。在古代,官员们在起草法律文件或政策方案时,通常会先拟定一个初步的版本,称之为“草案”。这个草案需要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才能最终成为正式的法律文件或政策方案。因此,草案这个成语就形成了。
成语结构
草案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草”和“案”,其中“草”表示初步的、未定案的意思,“案”表示文件、方案的意思。
例句
1. 我们需要先制定一个草案,然后在会议上进行讨论和修改。2. 这个计划还只是一个草案,需要经过多次讨论才能最终确定。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草案”与“初步计划”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张草稿纸上写着初步的计划,这个草稿纸就是草案,表示计划还处于初步阶段。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草案相关的成语,如“定案”、“修改成稿”等,以扩大对计划和方案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文题,我正在写草案呢!2. 初中生:我们班正在制定一个社团活动的草案,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建议。3. 高中生:我正在准备高考的复习计划草案,希望能够高效备考。4. 大学生:我们小组正在为毕业设计制定一个初步的方案草案,希望能够顺利完成。5. 成人:公司的管理层正在商讨一个新项目的草案,希望能够扩大市场份额。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