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宾尸

拼音:bīn shī

注音:ㄅㄧㄣ ㄕㄧ

繁体:

基本解释

周 代贵族在祭祀祖先的次日,为了酬谢尸(代表死者受祭的人)的辛劳,设酒食请尸来吃,叫做宾尸。一说为祭祀名,指卿大夫于祭祀的次日再祭。《诗·周颂·丝衣序》:“《丝衣》,绎、宾尸也。” 郑玄 笺:“绎,又祭也。天子诸侯曰绎,以祭之明日;卿大夫曰宾尸,与祭同日。” 孔颖达 疏:“谓 周公 、 成王 太平之时,祭宗庙之明日,又设祭事以寻绎昨日之祭,谓之为绎,以宾事所祭之尸,行之得礼。” 清 方苞 《又书<清庙诗>后》:“至 周 则前期卜日,卜尸,散斋七日,致斋三日,使日祭一庙祭之,明日绎而宾尸。”

基本含义
指宾客离去后,主人留下的寂寞冷清的样子。
详细解释
宾尸是由“宾”和“尸”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宾指宾客,尸指死人。宾尸的意思是宾客离去后,主人留下的寂寞冷清的样子。它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客人离去后的孤独和寂寞感。
使用场景
宾尸多用于形容人们在别人离去后感到的孤独和冷清。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失去了亲人或朋友后的寂寞,也可以形容一个地方或场所在人们离开后的冷落。
故事起源
宾尸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故事讲述了齐国的昭公在宴请晋献公时,晋献公的妻子突然生病,晋献公不得不匆匆离去。昭公则留下宴会继续,但由于晋献公离去,宴会变得冷清寂寞,于是有了“宾尸”这个成语的由来。
成语结构
宾尸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宾”和“尸”两个字组成。
例句
1. 宴会结束后,房间里弥漫着一股宾尸的气氛。2. 他的离去让我感到了宾尸的孤独。
记忆技巧
可以将“宾尸”与寂寞、冷清的场景联系在一起,形象地想象主人在别人离去后的孤独感。可以通过与宴会、别人离开的场景进行联想,帮助记忆和理解。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关的成语,如“宾至如归”、“宾客如云”等。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描述孤独寂寞的成语,如“孤芳自赏”、“寂寞无聊”等,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宾尸的房间里,只剩下了一个人。2. 初中生:他的离去让我感到了一阵宾尸的寂寞。3. 高中生:宴会结束后,房间里弥漫着一股宾尸的气氛。4. 大学生:在异乡的夜晚,我感到了一种宾尸的孤独。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