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释
栋梁,指建筑物的主梁,是支撑整个建筑的重要部分。栋梁之才比喻具有重要才能和责任的人,他们在工作、学习、领导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有才能、有能力、有担当的人,特别是在团队合作、领导岗位、重要职责等方面。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公元前550年,晋国国君晋文公想要建造一座高大的宫殿,但是无法找到足够坚固的梁木。于是,文公对他的臣子说:“我想要找到一个有能力的人,能够找到足够坚固的梁木。”臣子中的一个叫栋梁的人说:“我知道一个地方有一种特别坚固的梁木,我可以去找。”栋梁果然找到了这种梁木,为晋文公建造了一座坚固的宫殿。从此以后,人们用“栋梁之才”来形容有能力、有担当的人。
成语结构
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栋梁”、“之”和“才”。
例句
1. 他是我们团队的栋梁之才,每次都能提出很好的解决方案。2. 这位栋梁之才在公司中担任重要职位,对公司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栋梁是建筑物的重要部分,而栋梁之才则是团队、公司或社会的重要支持力量。可以通过将“栋梁”和“之才”形象地联想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才能、能力、担当相关的成语,如“人才济济”、“才华横溢”等,来扩展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爸爸是学校的栋梁之才,他负责组织各种活动。2. 初中生:我认为马云是商界的栋梁之才,他创办了阿里巴巴,对中国的电子商务产业做出了很大贡献。3. 高中生:我希望将来成为一名医生,为社会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栋梁之才。4. 大学生:作为学生会主席,我要发挥自己的栋梁之才,带领同学们共同努力,为学校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