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炎精

拼音:yán jīng

注音:ㄧㄢˊ ㄐㄧㄥ

繁体:

基本解释

(1).指火德;火的本性。《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殷五代之纯熙,绍 伊唐 之炎精。” 李善 注:“言 汉 盛於五代纯熙之道,而绍 帝尧 火德之运。” 北周 庾信 《周五帝歌》之五:“纯阳之月乐炎精,赤雀丹书飞送迎。”《宋史·乐志七》:“象分离位,德配炎精。景风协律,化神含生。”
(2).指太阳。《宋书·武帝纪下》:“近炎精亢序,苗稼多伤。” 唐 萧颖士 《游马耳山》诗:“我来疑初伏,幽路无炎精。”
(3).指应火运而兴的王朝。《东观汉记·冯衍传》:“继 高祖 之休烈,修 文武 之絶业,社稷復存,炎精更辉。” 三国 蜀 诸葛亮 《为后帝伐魏诏》:“今贼效尤,天人所怨,奉时宜速,庶凭炎精祖宗威灵相助之福,所向必克。” 唐 吴筠 《建业怀古》诗:“炎精既失御,宇内为三分。” 宋 袁陟 《过金陵谒吴大帝庙》诗:“炎精竟灰烬,紫盖出艨艟。”此指 汉 朝。 清 顾炎武 《恭谒孝陵》诗:“寳祚方中缺,炎精且下沦。”此指 明 祚。参见“ 炎祚 ”。

基本含义
指热情、活力十足的精神状态。
详细解释
炎精一词源自于《庄子·逍遥游》:“炎精之神,不可留也。”炎精形容的是人的精神状态,犹如火焰般炽热、燃烧着的活力和热情。
使用场景
炎精通常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表达某人活力十足、热情洋溢的状态。可以用于赞美某人的工作态度、学习热情、运动精神等。
故事起源
炎精一词的故事起源于《庄子·逍遥游》。庄子在这篇文章中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境界,其中炎精被描述为一种神灵,代表着炽热的精力和热情。
成语结构
炎精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由“炎”和“精”两个字组成。
例句
1. 他在工作中总是炎精满满,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2. 学习时要像炎精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记忆技巧
可以将“炎精”联想为火焰般炽热的精神状态,热情洋溢的活力。可以通过想象自己像火焰一样燃烧着的热情和活力来记忆这个词语。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人的精神状态的成语,如“活力四溢”、“朝气蓬勃”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要保持炎精的状态,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活动。2. 初中生:他是我们班上的炎精代表,总是充满活力,热情参与各种社团活动。3. 高中生:高三的时候,我感到自己的炎精逐渐消失了,需要重新调整状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炎精”这个词语!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