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贰言

拼音:èr yán

注音:ㄦˋ ㄧ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异议。《国语·越语下》:“ 范蠡 进諫……王曰:‘无是贰言也,吾已断之矣。’果兴师而伐 吴 。”

近义词

异议

基本含义
指说话反复无常,言语不一致。
详细解释
贰言是由“贰”和“言”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贰”表示二,表示反复;“言”表示言语。贰言的基本含义是指说话反复无常,言语不一致的表现。形容一个人在言语上犹豫不决,态度不坚定,缺乏信誉。
使用场景
贰言一般用于贬义,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而无信,说话不可靠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做决策或表达意见时摇摆不定,不敢负责任的态度。
故事起源
贰言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魏国有一个人叫杨舒,他在官场上为人反复无常,言而无信。有一天,杨舒正要出使他国,他的妻子劝他要言而有信,不要贰言。然而,杨舒却不听劝告,出使他国时说了一套话,回来后又说了另一套话。因此,人们用“贰言”来形容他。
成语结构
贰言是一个形容词结构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他一会儿说支持,一会儿又反对,真是贰言不可信。2. 这个人贰言不定,我们不能相信他的承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贰言”与“言而有信”相对照来记忆。贰言表示言语反复无常,而言而有信则表示言语坚定可信。通过对比记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贰言的含义。
延伸学习
贰言是一个贬义词语,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言而无信、态度不坚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言行一致,言而有信,避免成为贰言之人。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说今天要给我买糖,可是他贰言了,没有兑现承诺。2. 初中生:老师上课时说好要布置作业,结果贰言不给布置了。3. 高中生:政客在选举时说了很多好听的话,但最后贰言,没有兑现竞选承诺。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