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刚柔

拼音:gāng róu

注音:ㄍㄤ ㄖㄡˊ

繁体:

基本解释

(1).阴阳。《易·繫辞下》:“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 孔颖达 疏:“刚柔即阴阳也。”《淮南子·精神训》:“刚柔相成,万物乃形。” 高诱 注:“刚柔,阴阳也。”
(2).昼夜。《易·繫辞上》:“刚柔者,昼夜之象也。” 孔颖达 疏:“昼则阳日照临,万物生而坚刚,是昼之象也。夜则阴润浸被,万物而皆柔弱,是夜之象也。” 汉 扬雄 《太玄·玄摛》:“以通璇璣之统,正玉衡之平,圜方之相研,刚柔之相干。” 范望 注:“刚柔,昼夜也。”
(3).强弱。《孙子·九地》:“刚柔皆得,地之理也。” 王晳 注:“刚柔,犹强弱也。”《西游记》第五三回:“咬牙争胜负,切齿定刚柔。”
(4).犹宽严。《三国演义》第七一回:“凡为将者,当以刚柔相济,不可徒恃其勇。”

英文翻译

1.【医】hard stems and soft terms;yang stems and yin terms

基本含义
指人的性格或行为同时具备刚强和柔和的特点。
详细解释
刚指坚强、刚毅,柔指温和、柔顺。刚柔并济,指一个人在处理问题时既能坚决果断,又能温和柔顺,灵活变通。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特点,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特性。适合在夸奖和赞美他人时使用。
故事起源
《论语·述而》中有一则孔子的故事,孔子曾经赞扬一个学生:“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意思是说君子对待天下之人,既不居于高位也不屈于卑位,能够以正义和柔和的方式对待他人。这个故事使得“刚柔”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描述词语。
成语结构
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1. 他的性格刚柔并济,能够在困难的情况下保持冷静,又能够关心他人的感受。2. 这个公司的经理非常有魄力,但同时也非常善于倾听员工的意见,他的管理风格刚柔并济。
记忆技巧
可以将“刚柔”分别与“坚强”和“柔和”联系起来记忆。想象一个坚强的人,同时又具备柔和的性格特点。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刚柔”相关的成语,如“刚正不阿”、“柔情似水”等,进一步丰富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刚柔并济的班长,既能严格要求我们,又能体谅我们的困难。2. 初中生:我的妈妈是一个刚柔并济的人,她既能严厉地教育我们,又能给予我们温暖和关爱。3. 高中生:作为领导者,我要学会刚柔并济,既要坚定地领导团队,又要关心团队成员的需求。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