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石磺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拼音:shí huáng

解释:俗名土鸡、海蛤、海癞子、土海参

属于亚热带的腹足纲贝类,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沿岸的河口海域,国内则多分布于东海和南海,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香港、等沿海地区的资源量很大。

石磺体呈卵圆形或椭圆形,成体体长6.0cm左右,体宽3.7cm左右,平均体重14g,全身裸露无壳,体表呈青兰色,灰色并夹杂绿色、褐色,其上密布多数瘤状和树枝状突起,且有无数黑色的背眼,背眼对光线非常敏感,外形酷似癞蛤蟆或土疙瘩。

石磺的头部背面有一对可伸缩的触角,触角平时可缩入一圆筒形、左右对称的触角囊中,眼生于触角的顶端,在右触角囊的下方有一小孔,即阴茎孔或称雄孔,内为阴茎,雄性部分的交接器由此伸出。石磺的外套膜极发达,覆盖全身,壁甚厚,主要由肌肉组成,是人们食用的主要部分;外套膜外表皮的一层透明芏质薄膜,经高温或低温(0℃)处理时会自行脱落。石磺是用“肺”呼吸的肺螺类,有一个位于腹面后端正中、肛门之上的“气门”与外界相通。石磺的足部发达,依靠足部肌肉的收缩及足腺分泌的粘液润滑身体进行爬行、翻转等活劝;足的组成大部分为肌肉持,也是人们食用的部分之一。石磺的口唇包围着纵裂形的口,之后即为口腔,内为肌肉质的口球,是消化管的第一个膨大部分;口球之后即为一短而较小的食道,中肠即胃,石磺的胃由明显的胃本体、肌胃、漏斗状褶胃等三部分组成。石磺的肠道长约为体长的4倍左右,直肠的后部略膨大而成排泄腔,腔的开口即为肛门,肛门位于腹足的背后缘正中处,在肛门的下方有一雌孔,排泄腔的左侧有一褐色的肛门腺,分泌粘液直接通入排泄腔内,有助于排遗。肠道内有许多皱褶和肠突以增加肠道与食物的接触面积,加速消化吸收作用,也与石磺大量吞食泥沙,摄取食物的习性相统一。石磺的生殖器官包括两性腺、两性管、蛋白腺、粘液腺、纳精囊、雌孔(雌雄共同孔)、交接器等。

推荐词语

©2019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9034508号-2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