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血糊淋剌

拼音:xiě hú lín là

注音:ㄒㄧㄝ ˇ ㄏㄨˊ ㄌㄧㄣˊ ㄌㄚˋ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血胡淋剌 ”。亦作“ 血糊流拉 ”。鲜血淋漓的样子。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四折:“待席罢敲他一下,倒噎的俺老虔婆血糊淋剌。”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二折:“打的 王小二 浑身血胡淋剌的。”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八回:“鬼子耍弄他,拉住两条小腿儿,就这么一劈两半叉,血糊流拉的死了!”

基本含义
形容血流满地,非常血腥惨烈。
详细解释
血糊淋剌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血流成河,血迹斑斑的场景,通常用于描述战争、暴力等残酷的场景。这个成语表达了血腥、残忍的情景,给人以震撼和惨烈的感觉。
使用场景
血糊淋剌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文学作品、电影、戏剧等艺术创作中,也可以用于描述真实生活中血腥暴力的场景。比如,可以用来描绘战争场面、犯罪现场等。
故事起源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想要攻打魏国,魏国的大臣公孙衍劝阻他不要轻举妄动,结果被孟尝君痛骂,公孙衍无奈之下走出大殿,顶着大雨,走在街道上,血糊淋剌地回家了。这个故事中的血糊淋剌形象地描述了公孙衍在雨中被淋湿的场景,后来就被用来形容血流成河的惨烈场景。
成语结构
血糊淋剌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血”、“糊”、“淋”、“剌”分别表示血、粘稠、滴落、流淌的意思。
例句
1. 战场上,敌人的尸体血糊淋剌,令人心惊胆战。2. 这个恐怖电影里的场景血糊淋剌,让观众不寒而栗。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血糊淋剌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血腥惨烈的场景,大量的血流满地,形成一片糊状,同时还有血滴在地上,形成淋的现象,最后再想象一把锋利的刀剌破了皮肉,这样就能够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和形象了。
延伸学习
血糊淋剌这个成语与暴力、残忍等负面情绪相关,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远离暴力,遵守法律,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尊严。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看到那只受伤的小鸟,我心里一阵血糊淋剌。2. 初中生:电视上播放的恐怖片里,有很多血糊淋剌的场景,让人毛骨悚然。3. 高中生:历史书上记载了很多战争的血糊淋剌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血糊淋剌”这个词语。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