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连鼇

拼音:

注音:

繁体:連鼇

基本解释

亦作“ 连鰲 ”。1.相传 渤海 之东,有一深壑,中有神仙所居之五山。然山浮于海,随波而动。天帝遂命巨鳌十五,分作三批,轮流负山,五山始屹立不动。“而 龙伯 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鼇,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事见《列子·汤问》。后因以“连鼇”作善钓之典。 唐 李商隐 《异俗》诗之二:“点对连鰲饵,搜求缚虎符。” 明 杨基 《天平山十四题·钓鱼矶》诗:“谁操百尺竿,重试连鰲手。”亦为称人富有才干、可成大事之典。 唐 李白 《赠临洺县令皓弟》诗:“钓水路非远,连鼇意何深。” 宋 刘攽 《次韵酬李推官》:“倾盖强君留一醉,相看前路钓连鼇。” 宋 王珪 《送汪叔志赴平江州同知》诗序:“ 叔志 连鼇 桂苑 ,展驥 巴陵 ,良为欣抃。”
2.形容岿然屹立的样子。

基本含义
连续而长久的吼叫声
详细解释
连鼇是指连续而长久的吼叫声,形容声音连绵不绝,声势浩大。鼇是传说中的一种巨大的海兽,其吼叫声传得很远。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声音的连绵不断,声势浩大,常常用来形容人声或动物的叫声。
使用场景
连鼇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些声音持续不断,声势浩大的场景。比如,形容大家一起欢呼的声音、人群的喧闹声、雷声等。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些连续不断的动作或事件,如连续的鞭炮声、火车的鸣笛声等。
故事起源
据说连鼇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古代的一个传说。相传有一位叫连鼇的人,他的声音非常响亮,可以传得很远。有一天,连鼇在山上吼叫,声音传到了海边,引来了一只巨大的鼇。这只鼇也开始吼叫,声音连绵不断,直到山和海边的人都听到了。从此以后,人们用“连鼇”来形容连续而长久的吼叫声。
成语结构
连鼇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1. 欢呼声如连鼇,响彻整个球场。2. 鞭炮声如连鼇,绵绵不绝,喜庆的气氛弥漫在整个村庄。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连鼇的声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下连绵不绝的鼇的吼叫声,然后将这个声音与连鼇这个成语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1. 了解其他与声音相关的成语,如“雷声大,雨点小”、“呼风唤雨”等。2. 学习其他与动物相关的成语,如“如虎添翼”、“如鱼得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讲解得很有趣,同学们的笑声如连鼇,响彻整个教室。初中生:演唱会上,歌迷们的欢呼声如连鼇,让人感受到了浓厚的音乐氛围。高中生:比赛现场观众的呐喊声如连鼇,给了运动员巨大的动力。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