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逼蹙

拼音:bī cù

注音:ㄅㄧ ㄘ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逼蹴 ”。逼迫;窘迫。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 张良 ﹞坐 吕后 逼蹴,从求安太子之计, 良 不得已,为画致四皓之策。”《魏书·崔延伯传》:“贼以 延伯 众少,开营竞追,众过十倍,临水逼蹙。”《陈书·萧摩诃传》:“然老夫受脤专征,不能战胜攻取,今被围逼蹙,慙寘无地。”《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六年》:“始立 牛埭 之意,非苟逼蹴以取税也;乃以风涛迅险,济急利物耳。”

基本含义
形容形势或环境十分严峻,给人以压迫、困苦的感觉。
详细解释
逼蹙是由“逼”和“蹙”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逼”意为迫近、追逼,引申为压迫、逼迫;“蹙”意为狭窄、困苦、压迫。逼蹙形容形势或环境十分严峻,给人以压迫、困苦的感觉。
使用场景
逼蹙常用于形容经济困难、生活艰辛、环境恶劣等情况。可以用来描绘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在困境中奋发图强的精神。例如,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压力巨大,但依然能够勇往直前,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故事起源
逼蹙的故事起源于《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中的一则典故。据传,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昭公出征楚国,途中经过召陵,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告诉昭公:“召陵地狭人众,逼蹙之,不可不图也。”意思是召陵地狭小而人口众多,局势十分危险,昭公必须要有所防备。从此,逼蹙成为了形容危机和困境的成语。
成语结构
逼蹙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形容词“逼”和“蹙”组成。
例句
1. 他们在逼蹙的环境下,仍然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2. 这个小镇的经济情况逼蹙,很多人都选择外出打工。
记忆技巧
可以将“逼蹙”拆分为两部分进行记忆。首先,记忆“逼”的意思是迫近、压迫,引申为逼迫;然后,记忆“蹙”的意思是狭窄、困苦、压迫。通过将两个字的含义进行联想,可以更容易记住逼蹙的意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逼蹙相关的成语,如逼人太甚、逼上梁山等,可以进一步扩展对逼蹙这一主题的学习。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在逼蹙的环境下,仍然努力学习,取得了好成绩。2. 初中生:这个城市的空气质量逼蹙,我们应该积极保护环境。3. 高中生:高考压力逼蹙,同学们都在拼命备战。4. 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就业压力逼蹙,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5. 成年人:经济形势逼蹙,我们要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