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流民图

拼音:liú mín tú

注音:ㄌㄧㄨˊ ㄇㄧㄣˊ ㄊ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宋 熙宁 六年, 郑侠 见岁歉而赋急,流民相携塞道,因命画工悉绘所见而成《流民图》,奏献 宋神宗 ,并上疏极言新政之失。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五:“ 熙寧 六七年, 河东 、 河北 、 陕西 大饥,百姓流移於京西就食者,无虑数万……流连襁负,取道於京师者,日有千数。选人 郑侠 监 安上门 ,遂画《流民图》,及疏言时政之失。”后借指反映社会黑暗现实的作品。 清 纳兰性德 《拟古》诗之三七:“吁嗟献纳者,谁上《流民图》。” 吴晗 《闻一多先生传》:“他用嘴、用笔唱出了《石壕吏》,画出了《流民图》。”参阅《宋史·郑侠传》。

基本含义
形容人民流离失所,四散逃亡的场景。
详细解释
流民图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流民”指的是因战乱、灾害等原因而四散逃亡的人民,而“图”则表示图画、画作。流民图形容的是人民四散逃亡的景象,形象地描绘了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和困境。
使用场景
流民图常用于形容战乱、灾难等情况下人民流离失所的景象。也可用于比喻某个地区或社会群体由于某种原因而陷入困境,四散逃亡的情景。
故事起源
《史记·平准书》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秦朝时期,秦始皇征战六国,战乱不断,人民流离失所的情景。当时,有一位画家名叫顾恺之,他为了描绘出人民流离失所的景象,创作了一幅名为《流民图》的画作。这幅画作以其生动的笔触和细腻的描绘,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心灵,成为了后来流传至今的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
例句
1. 战乱之后,整个城市变成了一幅流民图。2. 这个国家的经济危机导致了成千上万的人民四散逃亡,形成了一幅庞大的流民图。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流民图”与流离失所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一幅画作中人民四散逃亡的景象,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秦朝时期的历史背景,以及其他与战乱、灾难相关的成语,如“家破人亡”、“百废待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战争使得很多人成为了流民图,他们失去了家园。2. 初中生: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流民图,这让人们深感战争的残酷。3. 高中生:在灾难面前,人们的生活变成了一幅流民图,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4. 大学生:现代社会中,经济危机可能会导致一些地区出现流民图,这需要我们关注和解决。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