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上色

拼音:shàng sè

注音:ㄕㄤˋ ㄙㄜˋ

繁体:

基本解释

(1).美女。 南朝 梁 江淹 《山中楚辞》之一:“舞 燕 赵 之上色,激 河 淇 之名詎(謳)。”
(2).上等;高级。 唐 韩愈 《送区弘南归》诗:“腾蹋众骏事鞍鞿,佩服上色紫与緋。”《宋史·食货志一》:“出卖官田……盖买产之家,无非大姓。估价之初,以上色之产,轻立价贯。”《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禪师见 五戒 佛法晓得,留在寺中,做了上色徒弟。” 沙汀 《还乡记》四:“山沟里主要的是燎把野菜下饭,泡菜算上色副食品。”
犹言着色。如:图的轮廓已画好,正待上色。

基本含义
给图画或物体上色,也指对事物进行加工或修饰。
详细解释
上色是指给图画或物体上彩色,使之更加生动美丽。在引申义中,上色也指对事物进行加工或修饰,使其更加完善或出色。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对事物进行渲染、装饰或改进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对文字、演讲等进行修饰或润色。
故事起源
成语“上色”起源于古代绘画技术。在古代,绘画是一门重要的艺术形式,而上色则是绘画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给画作上色,可以让画作更加生动、美丽。由于上色是绘画中的关键步骤,因此“上色”逐渐引申为对事物进行加工或修饰的意义。
成语结构
动词 + 名词
例句
1. 这幅画上色得非常精致,栩栩如生。2. 他在报告中加入了一些幽默的元素,给整个报告上了色。3. 这位作家的文字总能给读者带来愉悦的感觉,他擅长给文字上色。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上色”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给一幅黑白画上色,使之变得更加生动美丽,从而联想到“上色”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润色”、“装饰”等,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给自己的画上色,让它看起来更加漂亮。2. 初中生:老师在批改作文时,总会给我们的文字上色,让它们更加生动有趣。3. 高中生:这篇演讲稿需要再上色一下,加入一些有趣的细节,让听众更容易接受。4. 大学生:我在设计这个产品时,要考虑如何给它上色,使之更具吸引力,符合用户的审美需求。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