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遁辞

拼音:dùn cí

注音:ㄉㄨㄣˋ ㄘ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遁辞 dùncí
(1) [quibble;subterfuge] 因为故意躲闪或掩饰错误、或者由于理屈词穷或不愿以真意告诉他人时,用来搪塞的话
遁辞知其所穷。——《孟子·公孙丑》
(2) 也作“遁词”
遁词巧辩

近义词

托辞、饰词

英文翻译

1.quibble; subterfuge; weasel words

详细解释

亦作“ 遁词 ”。亦作“遯辞”。亦作“遯词”。指理屈辞穷或不愿吐露真意时,用来支吾搪塞的话。《孟子·公孙丑上》:“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后汉书·逸民传·戴良》:“州郡迫之,乃遯辞诣府,悉将妻子,既行在道,因逃入 江夏 山中。” 宋 张载 《语录钞》:“遁辞者无情,只是他自信,元无所执守。”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六》:“但不知讲学家见之,又作何遁词耳。”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是以为文,匆遽张皇,盈篇累牘,迄乎终篇,则曰:‘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其所武断,莫非遯词。” 巴金 《秋》二二:“ 周伯清 的脸上现出惭愧的表情,他再找不到遁辞了。” 艾青 《火把》诗之十六:“现代的恋爱,是一个异性占有的遁词。”

基本含义
遁辞指逃避责任或回避问题,不敢直面现实的言辞或行为。
详细解释
遁辞是由“遁”和“辞”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遁”意为逃避、逃避责任,“辞”意为言辞、行为。遁辞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责任或问题时,选择逃避、回避而不敢直面现实,用言辞或行为来掩饰自己的懦弱或无能。
使用场景
遁辞常用于批评或讽刺那些不敢承担责任、逃避问题的人。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关键时刻退缩、逃避责任,或者用来批评某人只会说空话而不敢付诸行动的行为。
故事起源
关于“遁辞”成语的故事起源目前尚无确切记载。
成语结构
遁辞的结构为“名词 + 动词”,其中“遁”为动词,表示逃避,辞为名词,表示言辞或行为。
例句
1. 他在工作中总是遁辞责任,从来不肯承担自己的错误。2. 面对挑战,他选择了遁辞,这让我们非常失望。3. 这位政客一直在遁辞问题,不敢直面选民的质疑。
记忆技巧
可以将“遁辞”拆分成“遁”和“辞”两个部分进行记忆。可以联想“遁”字的发音与“逃避”的发音相似,表示逃避责任;而“辞”字可以联想到“辞职”,表示辞去职务、逃避工作。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遁辞相关的成语,如“逃避责任”、“推诿”等,以扩展对遁辞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那个同学,他总是遁辞我。2. 初中生:老师问我问题,我不敢回答,只能遁辞。3. 高中生:面对考试压力,有的同学选择遁辞,但我决定勇敢面对。4. 大学生:在困难面前,我们不能遁辞责任,要勇往直前。5. 成年人:公司遇到困难,领导却遁辞责任,这让员工非常失望。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