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辟兵符

拼音:pì bīng fú

注音:ㄆㄧˋ ㄅㄧㄥ ㄈ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古代迷信指可避兵器伤害的符箓。《三国志·魏志·董卓传》“ 布 诛 肃 ”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 辅 恇怯失守,不能自安。常把辟兵符,以鈇鑕致其旁,欲以自彊。” 清 吴伟业 《宫扇》诗:“旧内谩悬长命缕,新宫徒贴辟兵符。”

基本含义
指能够避免战争或保护自己免受战争侵害的符箓或法术。
详细解释
辟兵符是中国古代道家信仰中的一种符箓或法术。它被认为有神奇的力量,能够保护使用者免受战争的伤害或避免战争的发生。辟兵符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战争中,被认为是一种神秘的护身符。
使用场景
辟兵符的使用场景主要涉及战争、军事和防卫方面。在古代,辟兵符常被用于保护军队免受敌军的侵害,或者被用于避免战争的发生。现代社会中,辟兵符的应用相对较少,但在一些军事仪式或者军事纪念活动中,人们仍然会使用辟兵符来象征着保护和祈福。
故事起源
辟兵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道家信仰。道家认为符箓或法术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可以保护人们免受伤害。辟兵符作为一种符箓或法术,被广泛应用于战争中以及保护自己免受战争侵害的需要。
成语结构
辟兵符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辟”是动词,意为“避免”或“保护”,“兵”是名词,指的是战争或军队,“符”是名词,指的是符箓或法术。
例句
1. 他带着一张辟兵符上战场,希望能够保护自己免受战争的伤害。2. 这个军队在战场上使用了辟兵符,成功地避免了敌军的进攻。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辟兵符这个成语:1. 将“辟兵符”的发音拆分成“bì bīng fú”,并与“避免战争”这个意思进行联想,记忆成语的基本含义。2. 想象一个符箓或法术在战争中发挥作用,保护人们免受伤害,加深对辟兵符的理解和记忆。
延伸学习
如果对辟兵符感兴趣,可以深入研究中国古代道家信仰和符箓文化。了解更多关于道家信仰、符箓和法术的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辟兵符的起源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国庆游行中看到了一张辟兵符,它上面写着“保卫祖国”四个字。2. 初中生:历史课上老师讲到了辟兵符的故事,我们学习到了古代战争中的一些神秘文化。3. 高中生:在研究中国古代军事史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辟兵符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4. 大学生:我正在写一篇关于中国古代道家信仰的论文,辟兵符是我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