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竹人

拼音:zhú rén

注音:ㄓㄨˊ ㄖ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1).吹奏竹制管乐器的乐工。《旧唐书·音乐志二》:“登歌工人坐堂上,竹人立堂下,所谓‘琴瑟在堂,竽笙在庭’也。”
(2).篔簹竹中的实。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五穀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篔簹竹,节中有物长数寸,正似世人形,俗説相传云‘竹人’,时有得者。” 唐 皮日休 《送羊振文先辈往桂阳归觐》诗:“竹人临水迎符节,风母穿云避信旗。”自注:“ 曹毘 《湘中赋》云:‘篔簹中实,内有实,状如人也。’”

基本含义
比喻人物形象单薄、没有个性。
详细解释
竹人的含义是指人物形象单薄,没有个性,像是用竹子做成的人一样没有灵魂和特点。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缺乏个性和鲜活性的人物形象。
使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中,我们可以用“竹人”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没有个性、缺乏鲜活性和灵魂的人。比如,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在行为举止上毫无特点和个性时,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他。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位文学家韩愈。他在《师说》一文中写道:“使人如竹人何?”意思是说,一个人的行为和言谈应该有个性和特点,而不应该像是用竹子做成的人一样没有灵魂和特点。后来,这个比喻被人们广泛使用,成为了一个成语。
成语结构
成语“竹人”的结构是“竹”和“人”两个字组成的。
例句
1. 他的演讲完全没有个性,像是一个竹人在背诵一样。2. 这部电影中的角色形象很丰富,绝不是简单的竹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用竹子做成,没有灵魂和特点,形象单薄,然后将这个形象与成语“竹人”联系起来。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人物形象相关的成语,如“木人石心”、“画饼充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画像像是竹人一样,没有表情。2. 初中生:这个角色在电影中的形象太竹人了,完全没有个性。3. 高中生:他的演讲太竹人了,缺乏鲜活性和独特性。4. 大学生:这个小说中的角色形象丰富多样,绝不是简单的竹人。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