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黄姑

拼音:huáng gū

注音:ㄏㄨㄤˊ ㄍㄨ

繁体:

基本解释

(1).牵牛星。《玉台新咏·歌辞之一》:“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吴兆宜 注引《岁时记》:“河鼓、黄姑,牵牛也。皆语之转。” 唐 元稹 《决绝词》之二:“已焉哉,织女别黄姑,一年一度暂相见,彼此隔河何事无。” 清 吴伟业 《无题》诗之一:“天边恰有黄姑恨,吹入萧郎此夜吟。”
(2).指腊梅。 宋 杨万里 《次东坡先生蜡梅韵》:“梅花已自不是花,冰块謫堕玉皇家。不餐烟火更餐蜡,化作黄姑瞒造物。”

基本含义
黄姑指的是以黄为底色的姑娘,比喻容貌丑陋的女子。
详细解释
黄姑一词源自古代民间传说。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黄姑的女子,她容貌丑陋,但性格善良,深受人们喜爱。因此,人们将黄姑作为一个形容容貌丑陋但品德高尚的象征。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女子容貌丑陋,但内心美好。
使用场景
黄姑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较少使用,但可以用于描述容貌丑陋的女子,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伤害他人感情。
故事起源
关于黄姑的故事并不多见,主要是传说中的人物。故事中的黄姑以其善良的品德而闻名,虽然容貌不美,但受到大家的喜爱和尊重。
成语结构
黄姑是一个形容词+noun的成语,形容词黄表示颜色,noun姑表示女子。
例句
1. 她长得像个黄姑,但是心地善良。2. 虽然她是个黄姑,但她的美丽在于她的内在品质。
记忆技巧
记忆黄姑这个成语可以通过联想黄色的颜色和姑娘这两个元素。黄色代表丑陋的容貌,姑娘则表示女子。通过将这两个元素联系在一起,可以更容易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中国古代的传说和民间故事,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语的起源和含义。此外,学习其他与容貌相关的成语,如美人如玉、闭月羞花等,可以扩展词汇量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长得像个黄姑,但是她的朋友都很喜欢她。2. 初中生:虽然她是个黄姑,但她的内在美让她在班级中很受欢迎。3. 高中生:她不是外表出众的美女,但她的黄姑形象让人感受到她的善良和真诚。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