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徐方

拼音:xú fāng

注音:ㄒㄩˊ ㄈㄤ

繁体:

基本解释

(1).指古 徐国 。《诗·大雅·常武》:“ 徐方 绎骚,震惊 徐方 。” 高亨 注:“ 徐方 , 徐 邦。”《晋书·宣帝纪》:“ 周宣王 时,以世官克平 徐方 。” 宋 朱熹 《斋居感兴》诗之四:“君看 穆天子 ,万里穷辙迹。不有《祈招》诗, 徐方 御宸极。”参见“ 徐戎 ”。
(2).指 徐州 。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故躬破於 徐方 ,地夺於 吕布 。” 唐 杨炯 《李怀州墓志铭》:“或全 齐 歷下 之军,或 大禹 徐方 之地。”参见“ 徐州 ”。

基本含义
指行动缓慢、迟疑、拖延。
详细解释
徐方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徐指的是行动缓慢、迟疑,方指的是方向、方法。徐方的基本含义是指在行动上迟疑不决,拖延时间。形容一个人在做事情时态度迟缓、犹豫不决。
使用场景
徐方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做事情时犹豫不决、拖延时间,不敢迅速行动。可以用在各种情境中,如工作、学习、生活等。
故事起源
《史记·韩非子列传》记载了一个关于徐方的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齐国有个名叫徐方的人,他是一个非常懒散的人,无论是行动还是思考都非常迟缓。有一次,齐国遭到了敌国的入侵,国君派人去找徐方,希望他能帮忙出谋划策,但是徐方却迟迟不肯前去,一直拖延时间。最终,齐国失去了抵抗的机会,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从此以后,人们用“徐方”来形容一个人在行动上迟疑不决、拖延时间。
成语结构
徐方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每个字都有自己的意义,但是结合在一起才能表达出完整的含义。
例句
1. 他在做决定时总是徐方徐方的,不敢迅速做出决策。2. 老师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果断,不能徐方拖延。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徐方”这个成语:1. 想象一个人在行动上迟疑不决、拖延时间的场景,将其与“徐方”这个成语联系起来。2. 将“徐方”这个成语与具体的例句结合起来,多次重复记忆。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徐方”意思相近的成语,如“犹豫不决”、“拖泥带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回答问题时总是徐方徐方的,不敢立即回答。2. 初中生:他在选择学科时很徐方,一直犹豫不决。3. 高中生:他在考虑报考哪所大学时很徐方,一直拖延不做决定。4. 大学生:他在找工作时很徐方,迟迟不肯投递简历。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