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透镜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透镜基本概念

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制成的。

透镜是由透明物质(如玻璃、水晶等)制成的一种光学元件。透镜是折射镜,其折射面是两个球面(球面一部分),或一个球面(球面一部分)一个平面的透明体。它所成的像有实像也有虚像。透镜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凸透镜和凹透镜。中央部分比边缘部分厚的叫凸透镜,有双凸、平凸、凹凸三种;中央部分比边缘部分薄的叫凹透镜,有双凹、平凹、凸凹三种。

透镜分类

凸透镜具有会聚光线的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正透镜”(可用于远视与老花镜)。此类透镜可分为:

a.双凹透镜——是两面的透镜;b.平凹透镜——是一面凹、一面平的透镜;

c.凸凹透镜——为一面凸、一面凹的透镜。

3.薄透镜--为一种中央部分的厚度和其两面的曲率半径相比为很大的透镜。初期,照相机只装有一个凸透镜的镜头,故称为“单透镜”。随着科技日益发展,现代镜头均有若干不同形式和功能的凸凹透镜组成一个会聚的透镜,称为“复式透镜”。复式透镜中之凹透镜起校正各种象差的作用。

光学玻璃具有透明度高、纯洁、无色、质地均匀,且有良好的折光能力,故为镜头生产的主要原料。由于化学成分和折射率不同光学玻璃有:

1.火石玻璃--在玻璃成分中加入氧化铅,以增加折射率(1.8804);

2.冕牌玻璃--在玻璃成分中加入氧化钠和氧化钙制成,以减低其折射率(钡冕玻璃的折射率为1.7055);

3.镧冕玻璃--为近年来所发现的品种,它具有折射率高,色散率低的优良特性,为创造大口径的高级镜头提供了条件。

基本含义
透明的玻璃或塑料片,能够聚焦光线,用于矫正视力或放大物体。
详细解释
透镜是一种光学器件,可以使光线聚焦或分散。透镜的形状和材料决定了其聚焦或分散光线的能力。透镜广泛应用于眼镜、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中。在成语中,透镜常用来比喻能够洞察事物本质和内在的能力。
使用场景
透镜常用于形容人的洞察力和透彻的思考能力。例如,可以用“透镜”来形容一个人的眼光敏锐,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内在。
故事起源
成语“透镜”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的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晋国的平原君虞卿,他年轻时因为聪明才智而被人们称为“透镜虞卿”。这个成语由此而来,形容一个人的洞察力和思考能力。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例句
1. 他的洞察力就像一把透镜,能够看透事物的本质。2. 她的眼光敏锐,就像透镜一样,能够洞察到问题的关键。
记忆技巧
可以将“透镜”与洞察力和思考能力联系起来。想象自己的思维像透镜一样透彻,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光学和透镜的知识,深入了解透镜在各种光学仪器中的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透镜可以放大物体,我用透镜看到了昆虫的细节。2. 初中生:他的洞察力就像一把透镜,能够看透人们的真实想法。3. 高中生:透镜的原理是利用光线的折射,我对透镜的工作原理非常感兴趣。4. 大学生:透镜在光学仪器中有广泛的应用,我正在学习透镜的设计和制造技术。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