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羔雁

拼音:gāo yàn

注音:ㄍㄠ ㄧ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羔鴈 ”。1.小羊和雁。古代用为卿、大夫的贽礼。《周礼·春官·大宗伯》:“卿执羔,大夫执雁。” 郑玄 注:“羔,小羊,取其羣而不失其类。雁,取其候时而行。” 汉 班固 《白虎通·文质》:“卿大夫贄,古以麑鹿,今以羔雁。”
(2).用作征召、婚聘、晋谒的礼物。《后汉书·陈纪传》:“父子并著高名,时号三君。每宰府辟召,常同时旌命,羔鴈成群。” 晋 傅玄 《艳歌行有女篇》:“媒氏陈素帛,羔雁鸣前堂。” 唐 杨炯 《杜袁州墓志》:“ 太丘 之门,执其羔雁。” 清 龚自珍 《与人笺》:“然犹有可言者,曰致其羔雁,而甲乙其时艺,则亦举业之师也。”

基本含义
比喻年幼无知的人。
详细解释
羔雁是指小雁,是雁的一种。羔雁比较年幼,不懂得迁徙的路线,容易迷失方向。因此,“羔雁”在成语中常常用来比喻年幼无知、缺乏经验的人。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年轻人或初学者缺乏经验、知识不够丰富的情况。可以用来指责那些自以为是、轻视他人经验的人,也可以用来自嘲自己年轻不懂事。
故事起源
成语“羔雁”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篇。故事中,韩非子告诉齐宣王,雁鸟是会迁徙的,而羔雁不会,因为它们年幼无知,不懂得迁徙的路线。这个故事成为了“羔雁”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形容词+名词。
例句
1. 他虽然聪明,但在这个领域还是个羔雁。2. 年轻人要虚心学习,不要一开始就像个羔雁一样自以为是。
记忆技巧
可以将“羔雁”与年幼无知的小雁形象联系起来,形成直观的记忆形象。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与年幼无知、缺乏经验相关的成语,如“涉世未深”、“初出茅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当个羔雁,要努力学习变得聪明。2. 初中生:他在这个领域还是个羔雁,需要更多的学习和经验积累。3. 高中生:我们不应该看不起那些羔雁般的新人,因为每个人都有成长的机会。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