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末路

拼音:mò lù

注音:ㄇㄛˋ ㄌ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释义]
(名)比喻没落衰亡的境地。
[构成]
偏正式:末(路
[例句]
犯罪分子最终走上了末路。(作宾语)

近义词

死路、绝路

反义词

出路、生路

英文翻译

1.dead end; impasse

详细解释

◎ 末路 mòlù
(1) [dead end;end of the road]∶路途的终点,比喻衰亡没落的境地
穷途末路
(2) [end]∶指朝代的末期或人的晚年
(1).最后一段路程。《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於九十’,此言末路之难。”
(2).朝代的末期。 汉 邹阳 《上书吴王》:“臣闻 秦 倚 曲臺 之宫,悬衡天下,画地而人不犯,兵加 胡 越 ;至其晚节末路, 张耳 、 陈胜 连从兵之据,以叩 函谷 , 咸阳 遂危。” 宋 李格非 《洛阳名园记·吕文穆园》:“公卿大夫方进於朝,放乎以一己之私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乐,得乎? 唐 之末路是矣。”
(3).晚年;老年。《文选·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末路值令弟,开颜披心胸。” 李周翰 注:“末,衰也。衰老始得逢令弟。”《北史·崔延伯传》:“ 延伯 末路,功名尤重。”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我齿豁可鄙,君颜老可憎……幸同学省宫,末路再得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綦叔厚 ﹞又有一表云:‘欲挂衣冠,尚低回於末路;未先犬马,儻邂逅於初心。’” 清 钱谦益 《太仆寺丞黄正宾授承德郎制》:“ 铜龙 邈矣,忍夸张羽翼於先朝; 金马 依然,尚砥礪桑榆於末路。”
(4).下场,结局。 鲁迅 《坟·写在<坟>后面》:“发表一点,酷爱温暖的人物已经觉得冷酷了,如果全露出我的血肉来,末路正不知要到怎样。” 郭沫若 《落叶》:“哥哥,我前天晚上目击了一个悲惨的人生末路。”
(5).谦词。犹末席、下位。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曩从末路,望听玉音,窃动心焉。” 唐 高适 《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诗:“侍御执邦宪,清词焕春丛。末路望绣衣,他时常发蒙。” 宋 王禹偁 《送柴转运赴职序》:“画舸频移,绣衣渐远,拜首末路,序以志之。”
(6).比喻失意潦倒或没有前途、指望的境地。 唐 高适 《酬庞十兵曹》诗:“怀书访知己,末路空相识。许国不成名,还家有慙色。” 宋 陆游 《晨起偶题》诗:“幽居不负秋来意,末路偏諳世上情。” 鲁迅 《彷徨·祝福》:“人何必增添末路人的苦恼,为她起见,不如说有吧。”

基本含义
指事物走到尽头,无法再继续发展或改变的境地。
详细解释
末路是由“末”和“路”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末”表示最后,结束,而“路”表示道路,路径。末路的含义是指一个事物或一个人到达了无法再继续前进的地步。比喻情况非常严重,已经无法挽回或改变。
使用场景
末路常常用于描述某个人或某个事物已经走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事业、生活或者某个组织、国家的情况等。比如,一个企业破产,债务累累,无法再继续经营,可以说它已经走到了末路。
故事起源
末路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十四年》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孔父的人,他的家族在战乱中被灭门,只剩下他一个人逃到了别的国家。当时,他的家族已经走到了末路,无法继续存在下去。从此以后,“末路”就成为了一个用来形容无法再前进的境地的成语。
成语结构
末路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这个公司的财务危机已经到了末路,无法再挽回了。2. 那个犯罪团伙已经被警方逮捕,他们走到了犯罪的末路。3. 如果不改变现在的学习态度,你将走向学业的末路。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末路”与无法再前进的情景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走到了一条路的尽头,无法再继续前进,这就是末路的含义。
延伸学习
学习更多成语和其故事起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还可以学习相关的词语,如“绝境”、“穷途末路”等,来拓展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一直不听老师的话,现在被罚站在一边了,他觉得自己走到了末路。2. 小学生:考试前小红没有好好复习,结果考得很差,她觉得自己的学习已经走到了末路。3. 初中生:小李为了玩游戏,经常不去上学,现在学校已经对他采取了严厉的措施,他感觉自己走向了学业的末路。4. 高中生:小王的家庭条件很差,他没有办法继续上大学,觉得自己的未来走到了末路。5. 大学生:小张因为迷恋游戏,没有好好学习,现在已经毕业了,但找不到工作,他觉得自己走到了就业的末路。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