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鸡黍

拼音:jī shǔ

注音:ㄐㄧ ㄕ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鷄黍”。1.指饷客的饭菜。语本《论语·微子》:“止 子路 宿,杀鸡为黍而食之。”《北史·卢道虔传》:“﹝ 卢道虔 ﹞为尚书同僚於草屋之下设鸡黍之膳,谈者以为高。” 宋 司马光 《招鲜于子骏范尧夫》诗:“轩车能朅来,鸡黍足充馁。” 明 徐复祚 《红梨记·初会》:“鸡黍惭无,深媿居停。” 清 方文 《禊日与蔡芹溪同舟作》诗:“良朋咸在兹,先期命鷄黍。”
(2).借指深厚的情谊。 唐 秦系 《早秋宿崔业居处》诗:“鸡黍今相会,云山昔共游。” 唐 王起 《和李校书》:“詰朝始趋凤闕去,此日遂愁鸡黍违。”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陈 ( 陈重 ) 雷 ( 雷义 )胶漆, 范 ( 范式 ) 张 ( 张劭 )鸡黍。” 清 钱谦益 《送萧孟昉还金陵》诗:“鸡黍交期雪涕频,相看不语且霑巾。”参见“ 鸡黍约 ”。

基本含义
指在战争中,士兵们身处险境,食物匮乏,只能吃鸡和黍米,形容极度贫困。
详细解释
鸡黍是一个四字成语,由“鸡”和“黍”组成。鸡是一种常见的家禽,黍是一种古代常见的粮食作物。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在战争或困境中,人们的生活极度贫困,只能吃鸡和黍米来维持生存。它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困境中的艰苦生活状况。
使用场景
鸡黍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们在困境中生活贫困、艰难度日的情况。可以用于描绘战争、灾难、贫困等背景下的生活状况,或者用于形容某人的生活困境。
故事起源
鸡黍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成公二年》:“军吏草创,士卒鸡黍。”这是一个描述战争时期士兵生活困苦的故事。当时的战争造成了军队食物匮乏的情况,士兵们只能吃鸡和黍米来维持生活,形容他们的生活极度贫困。
成语结构
鸡黍是一个四字成语,由“鸡”和“黍”组成。
例句
1. 在那次战争中,士兵们饥饿交迫,只能吃鸡黍度日。2. 这个家庭生活困苦,每天只能过着鸡黍之年。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被困在一个战争中,食物匮乏,只能吃鸡和黍米,生活极度贫困的场景,将这个形象深深印在脑海中,有助于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了解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和灾难,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与困境、贫困相关的成语,扩展自己的汉语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爷爷告诉我,他小时候家里很穷,经常只能吃鸡黍。2. 初中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在困境中才能真正体会到鸡黍的辛酸。3. 高中生:历史上有很多战争,士兵们的生活都是鸡黍一样的艰苦。
4. 大学生
这个成语鸡黍,反映了战争带来的贫困和困苦,让人深感生活的可贵。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