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廪帑

拼音:lǐn tǎng

注音:ㄌㄧㄣˇ ㄊㄤˇ

繁体:

基本解释

指仓储的粮食和库存的金帛。《新唐书·韦嗣立传》:“今廩帑耗竭,无一岁之储。假遇水旱,人须賑给;不时军兴,士待资装,陛下何以具之?”

基本含义
指官员的俸禄、官职或者国家的财政收入。
详细解释
廪帑源自于古代官方的财政收入和官员的俸禄。廪指官员的俸禄,帑指国家的财政收入。这个成语既可以指官员的俸禄,也可以指国家的财政收入。
使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廪帑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收入或者一个组织的财务状况。也可以用来表达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
故事起源
廪帑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禹贡》中,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财政制度。根据史书记载,廪帑最早是商朝时期的一种财政制度,后来在周朝得到发展和完善。廪帑作为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官员的俸禄,体现了古代国家的财政管理和官员的待遇。
成语结构
廪帑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的“廪”和“帑”分别表示官员的俸禄和国家的财政收入。
例句
1. 他的廪帑丰厚,过着富裕的生活。2. 这个组织的廪帑告急,需要筹集更多的资金。
记忆技巧
可以将“廪帑”与“官员的俸禄和国家的财政收入”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联想图像。可以想象一个官员拿着一袋钱,表示他的俸禄;同时,想象一个金库里装满了钱,表示国家的财政收入。这样的联想图像有助于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中国的财政制度和官员的待遇,以及现代社会的财务管理和国家财政状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的廪帑很多,所以我们经常去旅游。2. 初中生:这个学校的廪帑很紧张,所以不能给老师发高工资。3. 高中生: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的廪帑投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将来能够有一份丰厚的廪帑。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