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纠举

拼音:jiū jǔ

注音:ㄐㄧㄨ ㄐ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糺举”。督察举发。《后汉书·桓帝纪》:“长吏臧满三十万而不纠举者,刺史、二千石以纵避为罪。”《后汉书·皇甫规传》:“今臣还督本土,糺举诸郡,絶交离亲,戮辱旧故,众谤阴害,固其宜也。”《北齐书·窦泰传》:“ 泰 以勋戚居臺,虽无多纠举,而百僚畏惧。” 宋 欧阳修 《再论按察官吏状》:“乞朝廷选差按察使,糺举年老、病患、赃污、不材四色之人,以行澄汰。”《清史稿·世祖纪二》:“今后各宜洗濯自新,务尽职事,并许督抚纠举,都察院考覈以闻。”

基本含义
指因小事而争吵、争辩。
详细解释
纠举是由“纠”和“举”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纠,意为纠正、纠缠;举,意为提起、举出。纠举一词通常用于形容因小事而争吵、争辩。它强调了人们在琐碎的事情上过于计较和争吵,而忽视了更重要的问题。
使用场景
纠举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小事而争吵不休的情况。例如,两个同事因为一点小事纠缠不清,导致工作气氛紧张。另外,纠举也可以用于形容人们在争论问题时过于纠结细节,而忽略了问题的本质。
故事起源
关于纠举的起源故事并不明确,但这个成语的含义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因为一些琐碎的事情而争吵不休,这种现象被形象地用纠举来描述。
成语结构
纠举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他们俩因为纠举一点小事,闹得不可开交。2. 别再纠举这些小问题了,我们应该关注更重要的事情。
记忆技巧
记忆纠举这个成语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可以想象两个人在争吵时纠缠在一起,不断举起手指争论。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纠举相关的成语,例如“纠缠不清”、“争论不休”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同学因为纠举谁的铅笔好而吵了起来。2. 初中生:他们因为纠举谁是班级的第一名而争论不休。3. 高中生:老师因为纠举我们的考试成绩而批评了我们。4. 大学生:室友因为纠举谁应该洗碗而产生了矛盾。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