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注音:
繁体:
体现了光学和力学原理的铜镜,中国古代的一种青铜铸件。透光镜因在阳光照射下其背面的图文能映到墙上而得名。上海历史博物馆藏有两面西汉时期的透光镜,圆形,直径7.4厘米,重50克,镜缘比较宽厚。镜背铸有文字和图样。镜面微凸,既可映照人面,又能在阳光照射下将镜背上的图文完整地映到墙上,仿佛光线从镜背穿透镜体再映射到墙上。经过研究认为,透光这一现象是镜面存在许多微小的凸凹不平的曲率差异所造成。凹处光线会聚,而凸处光线发散,在映象中出现与镜背图文相应的亮部和暗部,从而在墙上形成镜背图文。镜面的这种凸凹不平的曲率差异,有人认为是铸造成因,研磨透光;又有人认为是淬火处理所形成。无论通过铸造研磨或淬火处理等方法均能制成透光镜。透光镜的出现表明汉朝在铜合金的冶炼、铸造和加工等方面已达到较高的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