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婆婆

拼音:pó po

注音:ㄆㄛˊ ㄆㄛˊ

繁体:

基本解释

[释义]
(1) (名)丈夫的母亲。
(2) (名)〈方〉祖母;外祖母。
[构成]
重叠式

英文翻译

1.(丈夫的母亲) husband's mother; mother-in-law
2.[方] (祖母; 外祖母) grandmother

详细解释

◎ 婆婆 pópo
(1) [husband's mother]∶丈夫的母亲
(2) [grandmother] 〈方〉∶祖母;外祖母
(3) [leader]∶个人或单位的顶头上司
(1).对老年妇女的尊称。 宋 楼钥 《太硕人潘氏挽词》诗自注:“ 太宗 赐 张文定 齐贤 母詔曰:‘婆婆有福,生得好儿,为国家分忧。’”《儒林外史》第九回:“那老婆婆白髮齐眉,出来向两公子道了万福。” 郭小川 《春暖花开》诗:“婆婆好似 佘太君 ,妇女如同 穆桂英 。”
(2).祖母。 唐 权德舆 《祭孙男法延师文》:“翁翁婆婆以乳菓之奠,致祭於九岁孙男 法延师 之灵。”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捷报》:“妈妈远征,孩儿固当陪侍;婆婆独守,孙子岂忍抛离?”
(3).母亲。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 鶯鶯 不忍,以此背婆婆。婆婆知道,除会圣,云雨怎得成合!”
(4).丈夫之母。 明 高明 《琵琶记·蔡母嗟儿》:“公公婆婆,媳妇便是亲儿女,劳役事,本分当为。”《儒林外史》第六回:“媳妇住着正屋,婆婆倒住着厢房,天地世间,也没有这个道理。” 丁玲 《母亲》:“大姑奶奶是能干的人,绣花有名的好,又快,又会出花样,可是二十年的媳妇一做,被婆婆压倒了。”
(5).妻子。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楔子:“我那先娶的婆婆可亡化子,这婆婆是我后娶的。” 元 关汉卿 《蝴蝶梦》楔子:“这是我的婆婆,生下三个孩儿,都不肯做农庄生活,只是读书写字。”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唉,同志不晓得,是我婆婆的主意。”

基本含义
指妻子的母亲,也泛指年长的女性。
详细解释
婆婆一词最初用来称呼妻子的母亲,后来也被用来泛指年长的女性。在中国文化中,婆婆通常被认为是家庭中的权威人物,拥有较高的地位和权力。这个词语既可以用来形容亲属关系,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女性长辈。
使用场景
1. 在家庭聚会中,人们常常称呼长辈女性为婆婆。2. 在描述某个女性长辈时,可以使用婆婆这个词语。3. 在形容某个女性长辈的地位和权力较高时,可以使用婆婆这个词语。
故事起源
关于婆婆一词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古代中国的婚姻制度中,婆婆在家庭中担任重要的角色,有权制定家庭规则和管理家务。因此,婆婆成为了家庭中的权威人物。
成语结构
婆婆是一个叠字词语,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
例句
1. 我的婆婆非常善良,对我非常好。2. 婆婆来了,家里的事情都会有个交代。
记忆技巧
可以将婆婆这个词语与婚姻家庭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婆婆在家庭中担任重要角色的场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词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1. 了解中国传统家庭文化中婆婆的地位和作用。2. 学习其他与家庭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娘家”、“丈夫”等。3. 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或电影,了解婆婆在中国文化中的形象。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婆婆每天给我做好吃的饭菜。2. 初中生:她的婆婆对她非常严厉,要求她做很多家务。3. 高中生:她的婆婆是个非常聪明而有智慧的女性,给她提供了很多帮助和建议。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