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节用裕民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含义
节约使用资源,使人民富裕。
详细解释
节用裕民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它的基本含义是通过节约使用资源来使人民富裕。这个成语强调了资源的有限性,提倡合理利用资源,以满足人民的需求,使人们的生活富裕起来。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一个组织在管理资源方面做得很好,能够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为人民创造富裕的生活。同时,它也可以用来教育人们要节约使用资源,以及在生活中要注重节俭和合理安排。
故事起源
《周礼·春官宗伯》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春官宗伯节约使用国家财富的事迹。他在任职期间,通过削减开支、节约使用资源,使国家财政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民的生活也变得富裕起来。因此,人们将他的事迹总结为“节用裕民”,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节用裕民是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节”表示节约, “用”表示使用, “裕”表示富裕, “民”表示人民。
例句
1. 我们应该节用裕民,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2. 这个国家通过节用裕民的政策,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3.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要注重节俭,做到节用裕民。
记忆技巧
可以将这个成语拆解为三个部分来记忆,即“节用”、“裕民”和含义。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在节约使用资源的同时,人民的生活逐渐变得富裕,从而更好地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资源的节约使用和环保方面的知识,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等,以及如何参与社区的环保活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节用裕民,不浪费食物,珍惜资源。2. 初中生: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我们可以节用裕民,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 高中生:在社会发展中,我们应该注重节用裕民,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 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要关注资源的节约和环保,积极参与节用裕民的实践。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