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器度

拼音:qì dù

注音:ㄑㄧˋ ㄉ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器度 qìdù
(1) [tolerance]∶器量;识量
器度浅狭
(2) [personality;style]∶才量风度
器度不凡

近义词

度量、器量

详细解释

(1).器量;识量。《晋书·列女传·慕容垂妻段氏》:“ 范阳王 有非常器度,若 燕 祚未终,其在王乎!”《资治通鉴·晋元帝建武元年》:“ 乂 形神秀爽,宽仁有器度,故士心多附之。” 吴晗 《学习集·谈历史故事》:“ 程咬金 讨厌 王世充 的为人,对 秦叔宝 说, 王世充 器度浅狭。”
(2).才具风度。《北史·杨津传》:“﹝ 杨津 ﹞少端谨,以器度见称。” 前蜀 韦庄 《题安定张使君》诗:“器度风标合出尘,桂宫何负一枝新。”
(3).指标志名位、爵号等的器物制度。 明 唐顺之 《答江五坡提学》:“窃以为 王 郑 诸儒虽未能深究乎先王之精藴,至於形声器度之间,比较同异,参量古今,其功最多。”

基本含义
指人的仪态、举止和待人接物的风度。
详细解释
器度是指一个人的仪态、举止和待人接物的风度。它不仅仅指的是外在的举止和礼仪上的规范,更包含了内在的修养和品德的培养。一个有好的器度的人,能够在与他人交往时表现出得体、礼貌和谦虚的态度。
使用场景
器度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社交场合中的表现,尤其是在正式场合或与上级、长辈、客户等有关系的人交往时。它强调了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应对社交场合的能力和修养。
故事起源
《孟子·公孙丑下》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孟子的学生公孙丑拜访齐国的国君。公孙丑在接见时非常恭敬,举止得体,非常有礼貌。国君对他的表现非常满意,赞赏他的器度非常高。从此以后,“器度”就成了一个形容人举止得体、待人接物有礼貌的成语。
成语结构
主要由“器”和“度”两个字组成。
例句
1. 他的器度非常好,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都能够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2. 这位领导的器度很高,对待下属总是和蔼可亲。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器度”与“仪态、举止和待人接物的风度”联系起来,形成关联记忆。也可以将其与孟子的故事联系起来,通过故事情节来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言行一致”、“言传身教”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修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我们要讲究器度,不要在课堂上大声喧哗。2. 初中生:作为学生代表,我要在校外活动中展现出良好的器度。3. 高中生:在大学面试时,我一定会注意自己的器度,以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良好的器度,以树立良好的形象。5. 成年人:无论是在工作场合还是在社交场合,我们都应该注重自己的器度,以展现出成熟稳重的形象。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