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申威

拼音:shēn wēi

注音:ㄕㄣ ㄨㄟ

繁体:

基本解释

施展神威。 汉 荀悦 《申鉴·杂言上》:“ 高祖 虽能申威于 秦 项 ,而屈于 商山 四皓。”《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于时圣帝,赫然申威。” 晋 潘岳 《西征赋》:“出申威於 河 外,何猛气之咆勃;入屈节於 廉公 ,若四体之无骨。”

基本含义
以威严和权威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或主张。
详细解释
申威是由动词“申”和名词“威”组成的成语。申指表达,威指威严。申威的含义是以威严和权威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或主张。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言辞或举止庄重而有威严,表达意见或主张时令人信服。
使用场景
申威常用于形容在正式场合或重要场合中,以庄重而有威严的口吻表达意见或主张的人。这个成语适用于各种演讲、辩论、会议等场合,尤其适用于需要展示自己权威和说服力的场合。
故事起源
申威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齐国的大臣孟尝君曾经在一次会议上,以庄重而有威严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使人们对他的观点深信不疑。从此以后,人们用“申威”来形容以庄重而有威严的口吻表达意见或主张。
成语结构
动词+名词
例句
1. 在会议上,他申威地陈述了自己的观点,赢得了大家的认同。2. 这位教授以申威的口吻为我们解释了这个复杂的问题。3. 他在辩论中用申威的语气驳斥了对方的观点。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申威”。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处,以威严的姿态申述自己的观点,给人一种庄重而有威严的感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申威”相关的成语,如“申斥”、“申论”等,来扩展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申威地命令我们做作业。2. 初中生:班长以申威的口吻要求同学们守纪律。3. 高中生:在班会上,学生代表用申威的语气提出了自己的建议。4. 大学生:辩论比赛中,选手们以申威的态度争论各自的观点。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