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索句

拼音:suǒ jù

注音:ㄙㄨㄛˇ ㄐ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1).指作诗时构思佳句。 宋 范成大 《再韵答子文》:“肩耸已高犹索句,眼明无用且繙书。” 元 萨都剌 《复次前韵柬龙江上人》:“山中酒熟黄鷄肥,闭门索句何瑰奇。”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相公儘日题诗,本欲名山之贮。连年索句,宜为学海之藏。”
(2).索取诗句。 清 沉起凤 《谐铎·屏角相郎》:“族中子弟,知其能诗,竞出素縑索句。” 毛泽东 《和柳亚子先生》:“饮茶 粤 海未能忘,索句 渝州 叶正黄。”

基本含义
索取别人的话或事情的来由。
详细解释
索句是一个汉语成语,由“索”和“句”两个字组成。“索”意为寻求、要求,表示主动寻求、询问的意思。“句”意为话语、事情的来由。索句的基本意思是询问别人的话或事情的来由,表示对某件事情或某个问题的追问。
使用场景
索句常用于口语交流中,表示对某个话题、事件或情况的追问。可以用于询问别人的言行动机、行为动机、原因、背景等信息。
故事起源
索句这个成语起源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当时,齐国的公子重耳因受到晋国的追杀,逃到了鲁国。鲁国的人们对他的身份、来历产生了疑问,于是有人向他索要他的来由。公子重耳回答说:“索句何为?”意思是要问他的来历,他回答说:“索句何为?”意思是他不愿意透露自己的来历。从此,人们将“索句”用来表示询问别人的话或事情的来由。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
例句
1. 我对他的行为很好奇,索句了解一下他的来由。2. 他的言行举止很奇怪,我想索句一下他的动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索句”这个词的发音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寻找一句话的来由,手里拿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句”的字样,他不停地寻找,表示他在索取别人的话语的来由。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索然无味、索然无声等,来丰富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我不明白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索句一下吗?中学生:同学们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我想索句一下他们之间的矛盾产生的原因。大学生:这个人的行为举止很奇怪,我想索句一下他的背景和动机。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索句一下同事们的意见和决策的依据。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