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外除

拼音:wài chú

注音:ㄨㄞˋ ㄔ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1).谓服父母之丧,丧服虽渐除而内心仍存悲哀。《礼记·杂记下》:“亲丧外除,兄弟之丧内除。” 孔颖达 疏:“亲丧外除者,谓父母之丧。外,谓服也。服犹外随日月渐除而深心哀未忘。” 唐 韩愈 《与郑相公书》:“ 孟 之深友太子舍人 樊宗师 ,比持服在东都,今已外除,经营 孟 家事,不啻如己。”参见“ 内除 ”。
(2).京官出任地方官。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五:“其所出与外除,及不使入朝者,皆贤士。”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三:“ 王介甫 诡诈不通,外除,自 金陵 过 扬州 , 刘原父 作守,以州郡礼邀之,遂留。”

基本含义
除去外面的,指排除外在的因素或事物。
详细解释
外除是由“外”和“除”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外,表示与内部不同、外在的;除,表示去掉、排除。外除指排除外在的因素或事物,突出内在的本质或核心。
使用场景
外除常用于描述解决问题或分析事物时,排除干扰因素,集中注意力于核心问题或本质。
故事起源
关于外除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但外除的概念在古代哲学思想中有所涉及。古代哲学家认为,要理解事物的本质,必须从外在的表象中剥离出来。因此,外除的概念就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成语。
成语结构
外除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外”为形容词,修饰“除”这个动词,表示除去外在的因素。
例句
1. 我们在讨论问题时,要注意外除干扰因素,抓住核心要点。2. 这个方案需要外除一些不必要的步骤,以提高效率。
记忆技巧
可以将外除这个成语与“剥离外表”或“去除外在因素”等概念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通过构建与外除相关的场景或故事,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排除、核心、本质相关的成语,如“排除万难”、“核心竞争力”等,以拓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外除干扰,专心听老师讲课。2. 初中生: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应该外除无关因素,集中注意力。3. 高中生:学习要外除杂念,专心投入到学习中。4. 大学生:在做研究时,我们需要外除一些非关键的变量,以保证研究的准确性。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