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讥禁

拼音:jī jìn

注音:ㄐㄧ ㄐㄧ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稽察查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滱水》:“ 滱水 自县南流入峡,谓之隘门,设隘於峡,以讥禁行旅。”《陈书·后主纪》:“夷狄吾民,斯事一也,何独讥禁,使彼离析?”

基本含义
讥笑、嘲弄。
详细解释
讥禁是一个由“讥”和“禁”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讥”意为嘲笑、讽刺,表示对他人言行不当或错误的嘲讽;“禁”意为禁止、制止,表示对不当行为的制止或禁止。讥禁的含义是指用讽刺和嘲笑的方式来制止或禁止某人的错误行为。
使用场景
讥禁常用于描述对别人的错误行为进行讽刺和嘲笑的情景。可以用来批评和制止他人的不当行为,表达对错误行为的不满和不赞同。
故事起源
讥禁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晋书·王载传》中的记载。据说,晋朝时,有一位叫王载的官员,他性格刚正,对不法之事从不妥协。有一天,王载在街上巡视时,发现一个人在公共场所吸烟,他立即上前制止,并用讽刺的语言嘲笑了这个人的行为。这个故事传扬开来,后人用“讥禁”这个成语来形容类似的情况。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意义相近的动词组成,形成了讽刺和制止的含义。
例句
1. 他的无礼行为引来了众人的讥禁。2. 我们应该对违法行为进行讥禁,不能容忍。3. 他因为对领导的错误决策进行了讥禁,而被解除了职务。
记忆技巧
可以将“讥禁”这个成语拆分开来记忆。讥的发音与“鸡”相近,可以想象一个嘲笑别人的鸡,而禁的发音与“金”相近,可以想象一个禁止的标志。这样,通过联想记忆,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讥禁相关的成语,如“讥笑”、“嘲讽”等,可以进一步拓展对这个主题的学习。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作弊行为受到了同学们的讥禁。2. 初中生:老师对不守纪律的学生进行了讥禁。3. 高中生:我们应该对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进行讥禁,争取公正和平等。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对不文明行为进行讥禁,提倡文明礼貌的社会风尚。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