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投钩

拼音:tóu gōu

注音:ㄊㄡˊ ㄍㄡ

繁体:

基本解释

(1).犹拈阄。《荀子·君道》:“探筹投鉤者,所以为公也;上好曲私,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偏。”《东观汉记·甄宇传》:“时博士祭酒议欲杀羊,称分其肉, 宇 曰不可。又欲投鉤, 宇 復耻之。 宇 因先自取其最瘦者,由是不復有争讼。” 唐 皮日休 《登初阳楼寄怀北平郎中》诗:“投鉤列坐围华烛,格簺分朋占靚妆。”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情伪不知,利病不审,坐而论道则勿能,纵令随众予夺,亦与投鉤何异?”
(2).投下鱼钩。《艺文类聚》卷五七引 汉 傅毅 《七激》:“纶不虚出,矢不徒降;投鉤必获,控弦加双。”

基本含义
指投机取巧,不择手段,以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
详细解释
投钩源自古代渔民捕鱼的一种技巧。渔民在钓鱼时,会投出鱼钩,并使用诱饵来吸引鱼儿上钩。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用不正当的手段或诡计来获得自己的私利。
使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投钩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些人不择手段、不讲道德地谋取私利的行为。同时,也可以用来警示他人不要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来追求个人利益。
故事起源
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一文中。当时,齐国的国君僖公想要出兵攻打楚国,但齐国内部有人不同意。于是,一位名叫骄生的权臣提出了一个计策,他建议在战争前向楚国投降并暗中破坏楚国军队。骄生的建议成功了,但他的行为被人们认为是投钩取巧,不择手段。
成语结构
投钩属于四字成语,由“投”和“钩”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他为了得到晋升的机会,不择手段,总是投钩取巧。2. 这个商人经常使用不正当手段来获取竞争对手的商业机密,他真是个投钩的人。
记忆技巧
可以将“投钩”这个成语与渔民捕鱼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渔民投出鱼钩,使用诱饵来吸引鱼儿上钩。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投钩”相关的成语,如“投鼠忌器”、“投桃报李”等,以扩展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为了考试作弊,投钩取巧,但最后还是被老师发现了。2. 初中生:为了赢得比赛,他采取了各种不择手段的投钩行为,让人很失望。3. 高中生:在求职过程中,有些人会采取投钩取巧的方式来获取工作机会,这是不道德的行为。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