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冠笄

拼音:guān jī

注音:ㄍㄨㄢ ㄐㄧ

繁体:

基本解释

固定冠的簪子。《宋史·礼志十八》:“冠笄、冠朵、九翬四凤冠,各置于槃,蒙以帕。”
(1).指古代男女成年时分别举行的冠礼、笄礼。《礼记·乐记》:“婚姻冠笄,所以别男女也。” 郑玄 注:“男二十而冠,女许嫁而笄,成人之礼。”
(2).指成年男女。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八:“ 戴名世 大逆,法至寸磔,族皆弃市,未及冠笄者,发边。”
(3).梳头戴帽,指僧尼还俗。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卷五:“ 后主 曰:‘僧尼犯淫,使其冠笄。’乃是遂其所欲,姑令礼佛自懺。”

基本含义
指男子冠带、女子笄发,表示男子成年、女子出嫁的意思。也用来形容男子或女子到了适婚的年龄。
详细解释
冠笄是一个古代的习俗,男子冠带是指男子到了成年之后戴上冠帽,女子笄发是指女子到了出嫁之前将自己的头发盘起来。因此,冠笄成语表示男子成年、女子出嫁,并且可以用来形容男子或女子到了适婚的年龄。
使用场景
冠笄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男子或女子到了适婚的年龄,可以用于描述人的成长和发展。
故事起源
冠笄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国。在古代,男子到了成年之后会戴上冠帽,女子在出嫁之前会将头发盘起来。因此,冠笄成语就是从这个古代的习俗中衍生出来的。
成语结构
冠笄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冠”和“笄”。
例句
1. 他已经冠笄了,应该考虑找个合适的对象结婚了。2. 她冠笄之后,开始努力寻找自己的人生目标。3.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值冠笄之年,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记忆技巧
可以将成语“冠笄”与男子成年、女子出嫁的仪式联想起来,帮助记忆其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与成年、出嫁相关的习俗和文化,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婚嫁风俗。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哥哥已经冠笄了,要开始上高中了。2. 初中生:她是我们班上第一个冠笄的女生,大家都很羡慕她。3. 高中生:冠笄之后,他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做规划。4. 大学生:冠笄之年,我们要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奋斗。5. 成年人:冠笄之后,她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侣,并举办了一场美丽的婚礼。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