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矫诏

拼音:jiǎo zhào

注音:ㄐㄧㄠˇ ㄓ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矫诏 jiǎozhào
[on the pretext of imperial edict] 假托的皇帝诏书
后果有人上书,告显颛命矫诏开宫门。——《汉书·不显传》
矫诏纷出。——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详细解释

假托诏令。《汉书·佞幸传·石显》:“后果有上书告 显 顓命矫詔开宫门。”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 瑯琊王 ﹞后嫌宰相,遂矫詔斩之。”《三国演义》第三回:“﹝ 张让 等﹞入告 何太后 曰:‘今大将军矫詔召外兵至京师,欲灭臣等,望娘娘垂怜赐救。’” 清 李渔 《玉搔头·媲美》:“一不该冶容惑主,二不该矫詔全贞,三不该惧罪奔亡。”

基本含义
指改变皇帝诏书的内容或者将诏书的内容故意歪曲,以达到自己私利的目的。
详细解释
矫诏一词源于古代中国的官方文书制度。皇帝发出的诏书是国家的重要法令,具有不可更改和绝对权威的特点。然而,有些人为了谋取私利,会故意篡改诏书的内容,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矫诏成为了指改变诏书内容或歪曲诏书意义的行为。
使用场景
矫诏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为了个人利益而故意篡改事实或歪曲真相的行为。可以用于描述政治上的谎言、传媒的虚假报道以及个人的欺骗行为等。
故事起源
矫诏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故事。相传,唐代宰相裴度曾经矫诏,将唐玄宗的诏书内容故意修改,以谋取自己的私利。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矫诏”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矫诏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矫”和“诏”两个字组成。其中,“矫”表示改变、篡改的意思;“诏”表示皇帝的诏书。
例句
1. 他为了谋取个人利益,矫诏篡改了公司的财务报表。2. 这家媒体经常矫诏,报道的内容常常不符合事实。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故意歪曲事实”相关的词语进行联想,比如“篡改、谎言、虚假报道”等,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政治伦理、媒体道德、诚信等相关的知识,以深入理解矫诏这个成语的背后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为了不做作业,矫诏说自己生病了。2. 初中生:为了逃避责任,他矫诏说自己不是当时的目击者。3. 高中生:政客们经常矫诏,为了争取选民的支持而故意说谎。4. 大学生:媒体报道中的矫诏现象让人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