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常祀

拼音:cháng sì

注音:ㄔㄤˊ ㄙ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固定的祭祀。《左传·僖公三十一年》:“礼不卜常祀。”《新唐书·礼乐志一》:“凡岁之常祀,二十有二。” 元 文矩 《题中庆学庙壁》诗:“素王万世师,国经有常祀。”

基本含义
经常祭祀祖先。
详细解释
常指经常或定期地向祖先祭祀,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也可引申为经常保持对前人的尊重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使用场景
常祀一词主要用于描述人们对祖先的尊敬和纪念之情,可以用于家庭祭祀、祭祀活动、文化传承等场景。
故事起源
常祀一词源自古代中国的祭祀文化,祭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社会,人们经常举行祭祀仪式,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常祀一词则是形容人们经常性地进行祭祀活动。
成语结构
常祀是由形容词“常”和动词“祀”组成的成语,常表示经常,祀表示祭祀。
例句
1. 他一直常祀祖先,表达对祖先的敬意。2. 这个家庭非常注重传统文化,每年都会常祀祖先。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常祀”与祭祀活动联系在一起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经常性地进行祭祀活动,以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纪念之情。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的祭祀文化,以及祭祀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尊敬祖先相关的成语,如“祖宗”、“祭拜”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年都会常祀祖先,向他们祈求健康和平安。2. 初中生:祭拜祖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我们应该常祀祖先,传承中华文化。3. 高中生:在传统节日,我会带领家人一起常祀祖先,感恩前人的付出和祝福。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