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公姑

拼音:gōng gū

注音:ㄍㄨㄙ ㄍㄨ

繁体:

基本解释

丈夫的父母。亦称公婆。 唐 韩愈 《扶风郡夫人墓志铭》:“入门而媪御皆喜,既馈,而公姑交贺。”《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 许公 问道:‘你妻子为何縊死?’ 宗仁 磕头道:‘是不孝公姑,惧罪而死。’” 清 王士禛 《居易录》:“因赠以二葛,奇妙光莹,云归献公姑。” 许地山 《在费总理底客厅里》:“ 芙蓉 底公姑请求叫她出来把事由说个明白,问她到底愿意不愿意。”

基本含义
指人们对公婆或姑婆的尊敬和敬重之情。
详细解释
公姑是由“公”和“姑”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公”指的是公公或公婆,表示对长辈的尊敬和敬重;“姑”指的是姑婆,表示对姑婆的尊敬和敬重。公姑一词用来形容人们对公婆或姑婆的态度和行为,表达了对长辈的尊敬和敬重之情。
使用场景
公姑一词常用于描述人们对长辈的尊敬和敬重之情,特别是在家庭中对公婆或姑婆的尊敬和敬重。可以用于表达对长辈的孝敬和顺从,以及对长辈的关心和照顾。
故事起源
公姑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封建家庭观念。在古代社会,人们对长辈的尊敬和敬重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而公姑这个成语正是体现了这种尊敬和敬重的情感。
成语结构
公姑是由两个单独的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公”和“姑”分别表示对公婆和姑婆的尊敬和敬重。
例句
1. 他对妻子的父母非常尊敬,经常以公姑之礼待之。2. 她对姑婆非常敬重,从不敢有丝毫怠慢。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公姑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对公婆或姑婆的尊敬和敬重之情,以及对长辈的孝敬和顺从,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传统家庭观念和对长辈的尊敬和敬重的文化背景,了解中国传统家庭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对爷爷奶奶非常尊敬,经常以公姑之礼待他们。2. 初中生:我对外婆非常敬重,从不敢有丝毫怠慢。3. 高中生:我对公公和姑婆都非常尊敬,经常帮助他们做一些家务事。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