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钓鱼岛

拼音:diào yú dǎo

注音:ㄉㄧㄠˋ ㄧㄩˊ ㄉㄠˇ

繁体:

基本解释

在台湾岛东北约200千米处的东海中。面积约5平方千米。与附近的南小岛、北小岛、黄尾屿、赤尾屿等组成列岛,为中国台湾省属岛。闽、台渔民常到此处海域捕鱼。附近海底富石油资源。

英文翻译

1.Diaoyu Island (一作“钓鱼台”,台湾附属岛屿, 距台湾东北约180公里, 我国东海渔场之一, 周围海底富石油资源)

基本含义
指借助诱饵等诱使对方上当受骗或陷入陷阱的行为。
详细解释
钓鱼岛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渔民钓鱼技巧。渔民在海上钓鱼时,会选择在鱼群经过的岛屿附近放置诱饵,吸引鱼群靠近,然后利用网具将鱼群困住捕捞。这个成语借用了这个比喻,形容人们利用诱饵或陷阱等手段,引诱对方上当受骗或陷入困境。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某人采用欺骗或诱导的手段,使对方上当受骗或陷入困境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各种欺骗行为,例如:商业交易中的欺诈行为、网络诈骗、政治阴谋等。
故事起源
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位于东海。这个成语的起源与钓鱼岛有关。据说,在古代,有人在钓鱼岛附近放置了一些诱饵,吸引鱼群靠近,然后利用网具将鱼群困住捕捞。后来,人们将这种捕鱼技巧比喻为利用诱饵或陷阱等手段,引诱对方上当受骗或陷入困境的行为,从而形成了“钓鱼岛”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主语+钓鱼岛
例句
1. 他利用虚假广告钓鱼岛,骗取了很多人的钱财。2. 这个政治家通过制造假消息钓鱼岛,达到了他的政治目的。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钓鱼岛”与捕鱼的场景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渔民在钓鱼岛附近放置诱饵,吸引鱼群靠近,然后利用网具将鱼群困住捕捞的过程,以此来形象化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欺骗、诱饵等相关的成语,例如“以毒攻毒”、“诱敌深入”等,可以帮助加深对这些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利用假期作业的诱饵钓鱼岛,让老师上当了。2. 初中生:她通过虚假的微信消息钓鱼岛,骗取了同学们的隐私信息。3. 高中生:政客们经常利用选民的诉求钓鱼岛,以获取选民的支持。4. 大学生:这个公司通过虚假宣传钓鱼岛,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并获利丰厚。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