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鬼百合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鬼百合guǐ bǎi hé

鬼百合被誉为“亚洲最美丽的百合花”。是艳红鹿子百合的别称,又叫“艳红百合”。台湾原生的野百合共有四个种,鬼百合即为其中之一。

详细解释


 资料

它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植物),位于浙江、江西、安徽和北台

湾的台北县及基隆市约12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在大陆生于林下、溪边、山坡草丛中。艳红鹿子百合顽强地附生在岩石峭壁,在贫瘠的环境中,亦能绽放出绝世颜容,给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长期致力于台湾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与栽育,艳红鹿子百合则是重点拯救的台湾原生珍稀濒危物种之一。鬼百合于2002年被定为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的馆花,足以证明它在宝岛珍稀濒危植物中的重要地位。

基本简介

鬼百合学名:Lilium.speciousm Thunb.var.gloriosoides Baker;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单子叶植物纲 Liliopsida;

目: 百合目 Liliales;

属: 百合属 Lilium;

科名:Liliaceae(百合科);

生态:海拔600米以下岩壁地形;

别名:艳红百合;

分布:浙江、广西、安徽、江西、湖南、台湾等地。

鬼百合为多年生草本。无皮鳞茎扁球形,乳白色。茎直立,地下茎节有茎生根,地上茎刚直矮壮、绿色光滑。

形态结构

年复一年的抽茎、生长、开花、结果、休眠后再抽茎生长;叶宽披针形,叶柄

较短具地下鳞茎,扁球形;茎直立,高可达150厘米;花序总状,花生于枝顶芽,花瓣白色,反卷,边缘波状,花瓣上有红色斑块,花期7至8月。

生态习性

峭壁上的精灵

鬼百合原产中国,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较耐寒,怕高温和湿度大。

鬼百合的生长适温为15~25℃,温度低于10℃,生长缓慢,温度超过30℃则生长不良。生长过程中,以白天温度21~23℃、晚间温度15~17℃最好。促成栽培的鳞茎必须通过7~10℃低温贮藏4~6周。鬼百合对水分的要求是湿润,这样有利于茎叶的生长。如果土壤过于潮湿、积水或排水不畅,都会使鬼百合鳞茎腐烂死亡。盆栽鬼百合浇水应随植株的生长而逐渐增加,花期供水要充足,花后应减少水分,地上部分枯萎后要停止浇水。盆土过湿,同样导致鳞茎腐烂。

鬼百合喜柔和光照。也耐强光照和半阴,光照不足会引起花蕾脱落,开花数减少。光照充足,植株健壮矮小,花朵鲜艳。鬼百合属长日照植物,每天增加光照时间6小时,能提早开花。如

果光照时间减少,则开花推迟。

土壤要求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土壤pH在5.5~6.5最好。盆栽土壤以腐叶土、培养土和粗沙的混合土为宜。鬼百合耐寒,但最适生长温度在15--25度之间,低于10度或高于30度均生长不良。鬼鬼百合一般喜在ph值为5.5--6.5的偏酸性土壤及容重在1克/立方厘米以下富含腐殖质的土壤。忌水淹,喜半荫环境,但过度荫蔽会引起花茎徒长和花蕾脱落。

多数品种的鬼百合花喜光照,南方一带宜栽种在遮阳半阴处。鬼百合花适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对腐殖质要求不太高,PH值为中性或偏酸性,鬼百合花为短日照植物,要求暖湿冷凉气候,怕高温炎热。

基本含义
形容人或事物非常可怕、恐怖。
详细解释
鬼百合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鬼”和“百合”两个词组成。其中,“鬼”指的是邪恶、可怕的东西,“百合”是一种花卉,象征美丽、纯洁。鬼百合的意思是将美丽和可怕结合在一起,形容某人或某事非常可怕、恐怖。
使用场景
鬼百合常用于形容恐怖、可怕的场景或人物。例如,可以用来形容恐怖片中的怪物,或者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或外貌令人感到害怕。
故事起源
关于鬼百合的故事起源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据说它源于古代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中的恶魔形象。在这些故事中,鬼百合常常被描绘成一个令人胆寒的存在,使人们感到恐惧和不安。
成语结构
鬼百合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1. 那个恐怖电影中的怪物简直就是个鬼百合。2. 他的外貌和行为都让人觉得他是个鬼百合。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鬼百合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美丽的百合花,但花瓣上却长满了可怕的鬼脸,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鬼百合相关的词语和成语,如“鬼魂”、“鬼使神差”等,以丰富词汇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看到鬼百合的画面,我吓得不敢睡觉。2. 初中生:他的外表和行为让人觉得他就像一个鬼百合一样可怕。3. 高中生:恐怖片中的鬼百合怪物让观众们大呼过瘾。4. 大学生:这个鬼百合般的地方充满了神秘和恐惧的氛围。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