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刚正

拼音:gāng zhèng

注音:ㄍㄤ ㄓ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释义]
(形)刚强正直。
[构成]
并列式:刚+正
[例句]
刚正不阿(ē)。(作谓语)

近义词

朴直、方正、高洁、刚直、耿介、梗直、正派、正大、正直、刚毅、坚强、倔强、刚强

反义词

偏斜、偏私

英文翻译

1.upright; honourable; principled

详细解释

◎ 刚正 gāngzhèng
[principled;honourable;upright] 为人刚强正直
他具有公认的高风亮节和刚正无邪品德
刚正廉洁
刚直方正。《后汉书·蔡茂传》:“ 茂 喜 宣 刚正。” 唐 牛僧孺 《玄怪录·齐推女》:“大人刚正,不信鬼神。” 明 叶盛 《水东日记·郑武安刚正》:“ 武安侯 郑亨 守 大同 ,年已七十餘,刚正有为,一志为国。”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 献县 老儒 韩生 ,性刚正,动必遵礼。”

基本含义
指人品正直,行为坚定正义。
详细解释
刚正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行和行为。刚正的人品正直,不偏不倚地坚守正义和道德准则。他们勇敢地站在公正的一方,不畏权势和压力。刚正的人有坚定的信念,不会被金钱、权力或其他诱惑所动摇。
使用场景
刚正这个词语常常用来描述一个人的品质和行为。在正义和公平的场合,人们会赞扬那些刚正的人。刚正的人常常被视为榜样,他们的行为会影响和鼓舞他人。
故事起源
刚正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公冶长》中。公冶长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他问孔子如何做到刚正,孔子回答说:“行刚,偏不倚。”这句话成为了刚正的经典定义。
成语结构
刚正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他是一个刚正的人,从不接受贿赂。2. 在这个腐败的社会里,刚正的人很难生存下去。
记忆技巧
可以将“刚正”与“刚烈”进行对比记忆。刚烈指的是性格坚毅,而刚正则指的是品行正直。记住这个对比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刚正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想深入了解刚正的概念,可以阅读相关的哲学和道德书籍。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刚正相关的成语,如“刚愎自用”、“刚愎自宝”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刚正的班长,总是帮助其他同学。2. 初中生:老师说他是一个刚正的学生,从不作弊。3. 高中生:他的刚正品质让他成为了学校的模范生。4. 大学生:作为一名未来的律师,他要保持刚正不阿的态度。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