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英荡

拼音:yīng dàng

注音:ㄧㄥ ㄉ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英簜 ”。古代竹制的符节,持之以作凭证,犹 汉 代的竹使符。后亦泛指外任官员的印信和证件。《周礼·地官·掌节》:“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金也。以英荡辅之。” 郑玄 注:“ 杜子春 云:‘荡,当为帑,谓以函器盛此节。’或曰:‘英荡,画函。’” 孙诒让 正义:“ 丁晏 云:‘……《续汉·百官志》 刘 注引 干 注云:“英,刻书也;荡,竹箭也。刻而书其所使之事,以助三节之信。则 汉 之竹使符者,亦取则於故事也。”’ 惠士奇 云:‘ 干 説是。英荡者,传也。凡达节皆有传,传所以辅节。节以金,传以竹。’……此以英荡辅节,下又云以传辅节,英荡似与传相近。若如 子春 説为函器,函、节相将,非所以言辅。 干 义长於 杜 。” 清 黄遵宪 《大狱》诗之四:“詎我持英簜,容人击副车。” 清 黄遵宪 《流求歌》:“英簜双持龙虎节,绣衣直指 凤麟洲 。”

基本含义
形容气势磅礴,英勇豪迈。
详细解释
英荡是由“英”和“荡”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英”表示英勇、豪杰,“荡”表示磅礴、广阔。英荡形容气势磅礴,英勇豪迈,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气概、风采或事物的雄伟壮丽。
使用场景
英荡多用于形容人物的气势、事物的壮丽或场面的宏大。可以用来形容英勇的将士、雄伟的山川、壮丽的景色等。也可以用来形容文笔豪放、气势磅礴的文章或作品。
故事起源
关于英荡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明确记载,但这个成语的意义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壮丽景色有关。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描写英勇豪杰和壮丽景色,从中可以找到英荡这个形容词的影子。
成语结构
英荡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他的英荡气概令人钦佩。2. 这座山峰英荡壮丽,令人心旷神怡。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英荡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英勇的战士站在广阔的草原上,他的英勇豪迈的形象和壮丽的景色相得益彰。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英荡相关的成语,如英武、雄壮等。也可以学习与英荡相反的成语,如娇小、渺小等,以丰富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英荡形象让我非常敬佩。2. 初中生:这个地方的风景真是英荡壮丽,我好想去看看。3. 高中生:他以英荡的气势打动了所有人,成为了我们的楷模。4. 大学生:这篇文章的文字英荡豪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