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诸率

拼音:zhū lǜ

注音:ㄓㄨ ㄌㄩˋ

繁体:

基本解释

古代官名。太子的侍卫。《旧唐书·舆服志》:“武弁,平巾幘……领左右太子诸坊诸率及镇戍流内九品已上服之。” 宋 高承 《事物纪原·环卫中贵·诸率》:“自 秦 汉 始有诸率,以为东宫禁衞, 晋 始置五率,歷代因革不常,遂分左右也。”

基本含义
指许多人的意见或行动一致。
详细解释
诸率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诸指众多,率指行动一致。诸率表示许多人的意见或行动一致,形容众多人员在某个问题上达成共识或一致行动。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众多人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的场景。可以用来赞美团队合作、众志成城的精神,也可以用来批评群体盲从、缺乏独立思考的现象。
故事起源
诸率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中,记载了鲁国大夫子产率领众人一起前往晋国参加盟会的情景。子产带领的众多鲁国大夫们行动一致,展现了团结一致的力量。后来,人们将这种团结一致的行动称之为“诸率”。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例句
1. 在这次危机中,全国人民诸率一心,共克时艰。2. 他们诸率行动,共同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诸”字理解为“众多的”、将“率”字理解为“行动一致的”,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团结、合作相关的成语,如“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在课堂上诸率一致地帮助同学解决问题。2. 初中生:大家诸率一心,共同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3. 高中生:学校的学生会诸率行动,组织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晚会。4. 大学生:我们诸率一致地抵制不良食品,维护自己的权益。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