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披觏

拼音:pī gòu

注音:ㄆㄧ ㄍㄡˋ

繁体:

基本解释

开诚相见。《陈书·虞荔传》:“唯迟披覯,在於兹日。”

基本含义
形容言辞切中要害,直截了当。
详细解释
披觏是一个四字成语,由“披”和“觏”组成。披的意思是揭开、展示,觏的意思是直截了当、切中要害。披觏的含义是揭示事物的本质,直接切中问题的要害。
使用场景
披觏常用于形容言辞直接、简洁明了,能够直截了当地指出问题的核心。它可以用来表扬他人的直率和果断,也可以用来批评别人过于直接而伤人。例如,在讨论问题时,如果有人能够披觏地指出问题的本质,那么他就能够引起其他人的共鸣和认同。
故事起源
《战国策·齐策一》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讲述了齐国大夫公孙朝和齐王的一次对话。公孙朝直截了当地指出了齐王的错误,齐王对此感到非常震惊和恼怒。后来,这个故事被用来形容言辞直接切中要害的情况,成为了成语“披觏”。
成语结构
披觏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单字组成。
例句
1. 他的言辞披觏,直接点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2. 她一向以披觏的语言风格著称,让人听了非常有启发。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披觏这个成语:1. 披觏的发音类似于“批规”,可以联想成“批评规则”,表示直截了当地批评问题。2. 可以将“披”联想成“揭示”,将“觏”联想成“切中要害”,表示揭示问题的本质。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延伸学习披觏这个成语:1. 深入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了解公孙朝和齐王的故事背景。2. 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直捷了当”、“言简意赅”等,加深对于直截了当表达方式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的回答披觏,让我们都明白了问题的答案。中学生:老师的批评总是披觏,让我们受益匪浅。大学生:在辩论中,他的观点总是披觏地指出问题的核心。成年人:他的演讲披觏地揭示了这个社会存在的问题。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