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雅重

拼音:yǎ zhòng

注音:ㄧㄚˇ ㄓㄨㄙˋ

繁体:

基本解释

(1).甚器重;甚敬重。《后汉书·张酺传》:“左中郎将 何敞 及言事者多讼 酺公 忠,帝亦雅重之。”《新唐书·韦景骏传》:“始 竇怀贞 雅重其材。及执政,荐为大理正、左臺御史中丞。” 明 袁宏道 《送潜江潘明府伯和入计序》:“余雅重之,故特述以为献。”
(2).雅正持重。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二》:“ 允 字 子师 , 太原 祁 人。容仪雅重,非礼不动。”《新唐书·韩偓传》:“ 偓 因荐御史大夫 赵崇 劲正雅重,可以準绳中外。” 明 方孝孺 《宁野轩铭》:“老成先进之人,皆浑厚雅重。”《红楼梦》第五七回:“且 岫烟 为人雅重, 迎春 是个老实人。”
(3).素来重视。 明 刘基 《闻高邮纳款漫成口号》:“圣朝雅重怀柔策,诸将当知虏掠非。” 明 文徵明 《叙送陆君世明》:“国朝之制,雅重进士之科。”

基本含义
指言行举止得体、庄重端正。
详细解释
雅重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得体、庄重端正。这个成语强调了人应该在言谈举止中体现出对礼仪和道德的尊重,以及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
使用场景
雅重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仪表端庄,举止得体,言谈举止有礼貌。可以用于夸奖他人的优雅和高尚品质,也可以用于自述自己的修养和风度。这个成语在正式场合、社交场合和商务场合中常常被使用。
故事起源
雅重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当时有一位名叫刘备的人,他是一个非常有礼貌和谦虚的人。他在与其他人交往时,总是能够言谈得体,举止庄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人们开始用“雅重”来形容他的修养和风度。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成为了一个常用的词语。
成语结构
雅重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雅”表示高雅、文雅,而“重”表示庄重、严肃。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表示言行举止得体、庄重端正的成语。
例句
1. 他的言谈举止总是那么雅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 这位老师教书育人非常有修养,言谈举止都很雅重。3. 在国际会议上,代表们的言谈举止都应该保持雅重。
记忆技巧
你可以将“雅重”这个成语与一个庄重得体的人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想象这个人的仪表端庄,言谈举止得体,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的礼仪文化感兴趣,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关于中国传统礼仪的知识,了解更多关于言谈举止得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不同场合中展示出雅重的方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老师总是讲课很认真,言谈举止也很雅重。2. 初中生:我们班的班长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他的言谈举止总是很雅重。3. 高中生:在参加模拟面试的时候,我要注意保持言谈举止的雅重,给面试官留下好的印象。4. 大学生:在参加学术会议时,我要注意言谈举止的雅重,以展示自己的学术修养。5. 成年人:在社交场合中,我们应该保持言谈举止的雅重,以展示自己的教养和风度。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