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御李

拼音:yù lǐ

注音:ㄧㄩˋ ㄌ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东汉 李膺 有贤名,士大夫被他接见的,身价大大提高,被称作登龙门。 荀爽 去拜访他,并为他驾御车马,回家后对人说:“今日乃得御 李君 矣!”见《后汉书·李膺传》。后因以“御李”谓得以亲近贤者。 唐 黄滔 《上卢员外启》:“岂可坚期御 李 ,确慕依 刘 ,志空切於投林,丑难逃於侧管。” 明 杨珽 《龙膏记·开阁》:“我谅才未达,名愧诸生,自喜登龙成饰,御 李 生辉。”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玉公子》:“ 韦 登堂展拜曰:‘久冀瞻 韩 ,无缘御 李 。’”

基本含义
御李是一个四字成语,意为“治理国家,管理事务”,也可指“处理事情得当,有条不紊”。
详细解释
御李一词源自古代帝王治理国家的方式。在中国古代,帝王常常以御李之术来治理国家,指的是通过明智的决策和合理的管理来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繁荣。这个成语后来也被引申为处理事务得当,有条不紊的意思。
使用场景
御李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管理者或领导者在处理事务时的能力和水平。可以用来赞扬一个人在工作或生活中的高效率和出色管理能力。
故事起源
御李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七年》中。当时,昭公问他的大夫子贤不贤,子贡回答:“宜于御民,而不宜于御李。”子贡的意思是说,他适合治理国家,而不适合管理事务。后来,御李这个成语就流传下来,成为了形容治理国家和管理事务的词语。
成语结构
御李是一个四字成语,由“御”和“李”两个字组成。其中,“御”是动词,意为“管理”或“治理”;“李”是名词,指的是“国家”或“事务”。
例句
1. 他在公司的管理方面御李有方,使公司的业务得以快速发展。2. 这位领导者御李有道,使得整个团队高效运作。
记忆技巧
记忆“御李”这个成语可以通过联想“管理国家”来帮助记忆。你可以想象一个帝王坐在御座上,手持权杖,管理着整个国家的事务。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帝王治理方式感兴趣,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左传》等相关史书,了解更多关于御李的背景和上下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御李有方,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有趣又有条理。2. 初中生:班长御李有道,组织了一次成功的班级活动。3. 高中生:学校领导御李有方,使得学校的教学质量大幅提升。4. 大学生:公司的总经理御李有术,使得公司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