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拨汗

拼音:bō hàn

注音:ㄅㄛ ㄏ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骏马名。 宋 姜夔 《皇宋铙歌吹曲》之二:“交韔百斤,不如一仁;拨汗千里,莫能脱身。”《宋史·周三臣传·李筠》:“拨汗, 筠 骏马,日驰七百里。”

基本含义
拨汗指用手指或物体轻轻擦拭或挑动额头上的汗水。在成语中,拨汗比喻解决困难或化解尴尬的局面。
详细解释
拨汗这个成语源自于古代的礼仪习惯。在古代,人们在重要的场合下或烈日下劳动后,会出现汗水滴落的情况。为了保持仪态,人们会用手指或物体轻轻擦拭或挑动额头上的汗水,以示整洁和自信。后来,这个动作成为了一种比喻,用来表示解决困难或化解尴尬的局面。
使用场景
拨汗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在困难或尴尬的情况下,采取一种机智或巧妙的方法来化解局面。比如,在面对突发的问题或挑战时,我们可以用巧妙的方法解决,就像拨汗一样轻松解决难题。
故事起源
拨汗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唐朝时期,有一位名叫韩愈的文学家,他在一次宴会上因为宴会上的一些事情而感到尴尬。他巧妙地化解了局面,让大家都感到轻松愉快。后来,人们就用“拨汗”来形容解决尴尬局面的机智行为。
成语结构
拨汗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动词是“拨”,宾语是“汗”。
例句
1. 在面试时,他用一句幽默的话拨汗化解了紧张的气氛。2. 她在演讲中遇到了难题,但她迅速找到了解决方法,拨汗化解了尴尬。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拨汗”这个动作与解决困难或化解尴尬的情景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用手指或物体轻轻擦拭额头上的汗水,象征着解决问题的机智行动。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解决困难或化解尴尬相关的成语,比如“化险为夷”、“应对如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课堂上被老师提问时,拨汗想到了正确的答案。2. 初中生:在演讲比赛中,她遇到了一个难题,但她拨汗后立刻找到了解决方法。3. 高中生:面对考试的压力,他拨汗化解了紧张的情绪,顺利完成了考试。4. 大学生:在面试时,她巧妙地拨汗化解了尴尬的局面,给面试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