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三过其门而不入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含义
指某人多次来到某个地方的门前,但始终没有进去。
详细解释
形容某人迟迟不肯进入某个地方,表示对进入该地方有所顾虑、犹豫或不愿意。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某人对某个机会、机构、职位等有所迟疑或不愿意接受的情况。也可以用来批评某人对学习、工作等事物态度不积极。
故事起源
成语“三过其门而不入”源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故事中,孟子去拜访荀卿,荀卿连续三次在门口迎接孟子,但孟子都没有进去。最后,孟子告诉荀卿,他不敢进去是因为他们之间的学问差距太大,他不敢进入荀卿的门下学习。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成语,用来形容某人对进入某个地方有所犹豫或不愿意。
成语结构
由“三”、“过”、“其门”、“而”、“不”、“入”六个字组成。
例句
1. 他虽然多次获得了进入名校的机会,但却三过其门而不入。2. 她一直对婚姻有所顾虑,已经三过其门而不入了。
记忆技巧
可以将“三过其门而不入”与一个人在门前徘徊三次却始终不敢进去的场景联想在一起,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半途而废”、“优柔寡断”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看到游乐园门口的过山车三次,却三过其门而不入。初中生:虽然获得了国际交流的机会,但他三过其门而不入,错失了难得的学习机会。高中生:尽管得到了名校的录取通知书,但他却三过其门而不入,选择了另一所大学。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