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硬化

拼音:yìng huà

注音:ㄧㄥˋ ㄏㄨㄚ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硬化 yìnghuà
[harden] 指物体由软变硬的一种过程

反义词

软化

英文翻译

1.(变硬) harden; stiffen; stiffening; indurascent; ossification; cure; curing
2.{医} (组织变硬) sclerosis; hardening

详细解释

(1).物体由软变硬。 唐时华 等《高血压病》:“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可促使细小动脉硬化。”
(2).比喻思想停止发展;僵化。 鲁迅 《而已集·读书杂谈》:“倘只看书,便变成书厨,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

基本含义
指事物逐渐变得坚硬、僵化,不易改变。
详细解释
硬化是由“硬”和“化”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指某种事物逐渐变得坚硬、僵化,不易改变。这种变化常常是由于外界环境或内在因素的影响导致的。硬化可以指身体器官的变化,也可以指思想观念的僵化。
使用场景
硬化一词常用于描述人们的思维方式、观念或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变化。例如,我们可以说一个人的思维变得硬化,意味着他的观念变得固执,不愿意接受新的想法或改变自己的观点。此外,硬化还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变化,例如金属的硬化,指金属在受到外力作用后变得更加坚硬。
故事起源
硬化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秋水》一章中。庄子讲述了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在秋天时经常去洗澡,因为水温逐渐降低,他的身体逐渐变得坚硬。这个故事用来比喻人们的思维或行为在某种环境下逐渐变得僵化。
成语结构
硬化是由形容词“硬”和动词“化”组成的成语,其中“硬”表示坚硬、不易改变,“化”表示变化的过程。
例句
1. 他的思维已经完全硬化,对于任何新观点都不肯接受。2. 这个金属经过加热后发生了硬化,变得更加坚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硬化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的思维变得像坚硬的石头一样,不容易改变。或者可以想象金属经过加工后变得更加坚硬。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相关成语,如“僵化”、“固执”等,可以帮助拓宽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爷爷的思维有点硬化,不喜欢用手机。2. 初中生:有些人的观念很硬化,对于新的科技产物不感兴趣。3. 高中生:经过多年的政治压力,某些国家的体制已经硬化,难以改革。4. 大学生: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使得很多人的思维变得硬化,不愿意尝试新的事物。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