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气骨

拼音:qì gǔ

注音:ㄑㄧˋ ㄍ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 气骨 qìgǔ
(1) [moral character]∶道德品格
(2) [backbone of character]∶坚定和决断的性格;气概;骨气

详细解释

(1).指作品的气势和骨力。《梁书·文学传上·丘迟》:“父 灵鞠 ,有才名,仕 齐 官至太中大夫。 迟 八岁便属文。 灵鞠 常谓气骨似我。” 唐 吴融 《赠广利大师歌》:“近来兼解作歌诗,言语明快有气骨。”《红楼梦》第七五回:“这诗据我看,甚是有气骨。” 王闿运 《湘绮楼论唐诗》:“ 韦 诗有致,而无气骨,所以不能配 储 。”
(2).气概;骨气。 明 宋濂 《佛心普济禅师缘公塔铭》:“母某氏感奇梦而生师,气骨不凡,翛然有出尘之趣。”《醒世姻缘传》第十二回:“只是当不起一个内官 王振 ,擅权作恶,挫折的那些内外百官,那一个不奴颜婢膝的,把那士气丧尽!虽是这等説,那被他劫得动的,毕竟不是那刚硬的气骨。”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的气概和骨气,形容一个人的性格坚强,有骨气。
详细解释
气骨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气”指的是气概,个性;“骨”指的是骨气,坚强的品质。结合在一起,形容一个人有坚定的意志和强烈的个性。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坚强,不轻易屈服。
使用场景
气骨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或逆境时,能够保持坚强的意志和态度,不被挫折击倒。可以用在表扬、鼓励或赞美一个人的性格时。例如,当一个人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而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们可以说他有气骨。
故事起源
气骨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的一个故事。故事中,卫将军骠骑受到敌人的围攻,身陷重围。但他并没有屈服,而是坚守阵地,展现出了坚强的骨气和英勇的气概。后来,人们用“气骨”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坚强,不屈不挠。
成语结构
气骨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他虽然年纪轻,但是有着气骨,不轻易退缩。2. 她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展现出了气骨,坚持不懈地努力。
记忆技巧
记忆气骨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 将“气”和“骨”两个字分开记忆,理解其基本含义。2. 想象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定的意志和强烈的个性,形成一个活生生的形象。3. 多使用这个成语,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气骨相关的成语,如“气宇轩昂”、“骨气凌云”等。通过学习更多的成语,你可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面对考试失败时,展现出了气骨,决心再接再厉。2. 初中生:她在面对同学的嘲笑时,保持了气骨,坚定地走自己的路。3. 高中生:他在面对家庭困难时,展现出了气骨,努力改变命运。4. 大学生:她在面对挑战时,展现出了气骨,不畏艰难地追求梦想。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